甲亢患者用药初期宜每周检查血象

  随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第63期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以下简称《通报》),《通报》指出,丙硫氧嘧啶存在严重的不良反应。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分析提示,近期丙硫氧嘧啶的不良反应报告有所增加,严重不良反应报告中最常见的三个系统分别是肝胆系统损害、白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异常以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此外还发现未在说明书中提示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的报告。去年,该数据库收到丙硫氧嘧啶不良反应报告共432例,其中严重不良反应报告99例。

  抗甲状腺用药安全进入公众视野,有关于抗甲状腺药物的使用,我们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通报》中所提及的丙硫氧嘧啶是一种硫代酰胺药物,能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从而阻断甲状腺激素生成,主要用于治疗成人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肝功能异常、肝细胞损害、肝炎、胆红素升高、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等。

  除此之外,常见的抗甲状腺用药还有甲基硫氧嘧啶以及咪唑类中的他巴唑和甲亢平等。通常这类药物其主要作用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生效缓慢,疗程较长,一般需服药1年半至2年,有时长达数年;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减少、皮疹和肝损害等不良反应;停药后复发率也较高。那么,患者在用药期间如何避免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关阅读:

中国疫苗撑起全球抗疫“生命线”
疫苗也有“身份证”?探秘新冠灭活疫苗的“前世今生”
哈佛“长寿药“半年内普及,全民寿命突破100岁?
买药“满减不限量” ?医生提醒:乱吃4类药,上瘾后根本停不下来
头条!又一种降压药被曝高致癌!这次不是沙坦类,中国老人或都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