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细心观察,我们还会发现,糖浆类药物存放时间久了,下层会有些絮状物。这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存放时间久了,中药提取物比重大,沉淀了;第二,糖浆类药物“怕冷”,低温会使蔗糖、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进而析出形成结晶。再加上蔗糖的比重大于水,所以瓶内下层的浓度要高于上层,看着也就更浑浊。
要避免这些问题,首先应严格按照说明书保存药物。一般,糖浆的最佳保存温度在10—30摄氏度,开瓶后应尽快用完。短时间内用不完,可用保鲜膜包裹好,放进冰箱冷藏保存。特别要注意,每次服用前要充分摇晃瓶子,以看不到絮状沉积物为准。这样可以避免因药物分布不均匀导致取量不准。
除了中药糖浆,在使用其他液体药前,最好也能摇一下。包括治疗皮肤病的外用搽剂、五官科的滴剂,以及治疗哮喘病的喷剂等。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摇晃瓶子,发现沉淀物不会消除,药物可能已经变质,最好不要服用。
(责任)
相关阅读:
中国疫苗撑起全球抗疫“生命线”
疫苗也有“身份证”?探秘新冠灭活疫苗的“前世今生”
哈佛“长寿药“半年内普及,全民寿命突破100岁?
买药“满减不限量” ?医生提醒:乱吃4类药,上瘾后根本停不下来
头条!又一种降压药被曝高致癌!这次不是沙坦类,中国老人或都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