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味品使用得当,既增加了美味,又提高了药效,一举两得。但如果使用不当,就会与药物发生“冲突”,降低药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油主要是猪、羊、鸡油等,会增加体内脂肪存贮,降低某些降血脂药物的药效。所以在吃降脂类药物时,忌吃动物油,改吃植物油;另外,油脂能降低四环素、强力霉素等抗菌药的药效;摄入油脂过多,还会减少缺铁性贫血病人服用的硫酸亚铁在胃肠内的吸收。
糖很多人喝中药汤剂时怕苦,常加糖调味,这是错误的做法。因为中药的化学成分很复杂,其中的蛋白质、鞣质等成分能与糖,特别是与含铁、钙等元素和其他杂质较多的红糖起化学反应,使药剂中的某些有效成分凝固、变性、混浊、沉淀。这样不但会影响药效,而且还可能危害健康。
醋在服用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铝、胰酶素、红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属于碱性类药物时,食醋会使药物中和失去药效。
酱酱一般是以大豆为原料制作的,其中含有大量的钙、镁离子,在服用四环素族抗菌药物的同时吃大量食用酱,酱中的金属离子将与四环素族抗生素结合,形成的结合物不易被胃肠道吸收,降低其抗菌效果。
豆瓣酱等调料中含有酪胺,如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降压药优降宁、抗抑郁药闷可乐等)同吃,可引起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等。
(实习)
相关阅读:
中国疫苗撑起全球抗疫“生命线”
疫苗也有“身份证”?探秘新冠灭活疫苗的“前世今生”
哈佛“长寿药“半年内普及,全民寿命突破100岁?
买药“满减不限量” ?医生提醒:乱吃4类药,上瘾后根本停不下来
头条!又一种降压药被曝高致癌!这次不是沙坦类,中国老人或都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