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现代保健报》报道,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过敏药物主要分为抗组胺类、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类和激素类。
激素类抗过敏药物是强效抗过敏反应药物,由于其不良反应较重,属于处方药,因此,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对于抗组胺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这两类,大都属于0TC类药物,在药店里就可以买到。经常使用的有扑尔敏、氯雷他定(开瑞坦)、西替利嗪(仙特明)、息斯敏等,这些药物虽然作用机制和特点各不相同,但是都有个相似之处,就是一部分有效成分会透过血脑屏障,抑制中枢神经,起到镇静和催眠作用,容易引起注意力下降、嗜睡等不良反应,只不过程度轻重不同而已。
抗过敏药虽然会使过敏症状得到缓解,并且经过改进,第二类、第三类抗组胺药物引起嗜睡的副作用有所下降,但是由于个体差异,患者还是应该引起注意。如果一定要服用这些药物,最好在晚上临睡前服,并且服药期间不要饮酒,这样能够降低由药物带来的不良影响。
(责任)
相关阅读:
中国疫苗撑起全球抗疫“生命线”
疫苗也有“身份证”?探秘新冠灭活疫苗的“前世今生”
哈佛“长寿药“半年内普及,全民寿命突破100岁?
买药“满减不限量” ?医生提醒:乱吃4类药,上瘾后根本停不下来
头条!又一种降压药被曝高致癌!这次不是沙坦类,中国老人或都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