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心理由于病人不了解药品性能,服药后并未达到预期目的,却出现了不少副作用,此时病人就觉得难以忍耐,显得焦虑不安和烦躁好动。
恐惧心理多见于老年人和女性病人,当药物出现某些毒性反应时,病人大多会联想到自己的病情加重了,或者觉得越治越糟,不如不治,产生退避与害怕情绪。
依赖心理长期服用某些镇痛药和催眠药,可以产生生理依赖性,并同时伴有强烈的心理依赖性。
怀疑心理多见于曾经用过药而疗效不显著或者发生过不良反应的病人,他们对药品疗效半信半疑,无端怀疑药物是否会致癌、致突变等,对医生开的药方忧心忡忡、举棋不定。有的则自作主张,不按医嘱用药,随便更改剂量、用药次数和疗程。
拒绝心理由于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比较深切的感受,例如水杨酸盐、磺胺类药物有胃肠道的刺激反应,金属盐类、巴比妥类引起的肝脏反应等,使病人对某些药品怀有特殊的警觉性,对一些疾病产生错误的看法。尽管医生选药谨慎,也往往拒绝用药,过分信奉不药而愈,以致贻误治疗良机,使疾病发展、恶化。
(实习)
相关阅读:
中国疫苗撑起全球抗疫“生命线”
疫苗也有“身份证”?探秘新冠灭活疫苗的“前世今生”
哈佛“长寿药“半年内普及,全民寿命突破100岁?
买药“满减不限量” ?医生提醒:乱吃4类药,上瘾后根本停不下来
头条!又一种降压药被曝高致癌!这次不是沙坦类,中国老人或都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