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病毒与人类”论坛上,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国强提出,“人类应对抗生素类药品、医疗资源的滥用深刻检讨。”他强调,“国家卫计委已着手对医生乱开抗生素采取专项整治措施。”抗生素的滥用一直是基层用药的问题所在,然而,实际上,大部分的疾病治疗并不需要用到抗生素,那么,哪些情况是不需要用到抗生素的?
滥用抗生素?警惕四种情况
在美国,最常用抗生素治疗的3种疾病是肺部感染(占22%)、尿路感染(占14%)及耐药性葡萄球菌引起的疑似感染(占17%)。在国内,被大家误用抗生素的情况,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小病”。
发热。它是许多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很多人认为发热即有“炎症”,使用被称为“消炎药”的抗生素,这是错误的做法。发热患者需要明确病因,只有细菌感染导致的发热才需要使用抗生素。
咳嗽。咳嗽只是种症状,不是疾病。除细菌感染外,过敏、空气污染、药物(如降压药卡托普利)副作用、咽部周围组织病变等都可能引起咳嗽。即使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咳嗽,也应根据医嘱选择相应的抗生素。2012年,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等机构研究发现,阿莫西林等抗生素对轻微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持续咳嗽,不仅效果不明显,还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
感冒。感冒多是由病毒引起的,而抗生素只对抗细菌感染。如果感冒没有合并细菌感染,用抗生素如同“狗拿耗子”,不仅没用,还易引起耐药和不良反应。
腹泻。病毒性腹泻擅自用抗生素,不仅无利于缓解病情,还可能扰乱胃肠道正常菌群,加重症状。此外,抗生素使用不当还可能引起前面提到的艰难梭菌感染,出现严重腹泻,得不偿失。
推荐阅读:
【不需用抗生素治疗的三种腹泻】
【抗生素是腹泻的万灵药吗】
相关阅读:
中国疫苗撑起全球抗疫“生命线”
疫苗也有“身份证”?探秘新冠灭活疫苗的“前世今生”
哈佛“长寿药“半年内普及,全民寿命突破100岁?
买药“满减不限量” ?医生提醒:乱吃4类药,上瘾后根本停不下来
头条!又一种降压药被曝高致癌!这次不是沙坦类,中国老人或都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