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则“男孩滥喝止咳药水致身高萎缩12厘米”的报道让很多人唏嘘不已。报道称,该男孩从12岁开始滥用止咳药水,8年后,他除了身高萎缩外,还出现了幻觉和妄想等精神障碍症状。
感冒发烧拉肚子,对于这些常见病的治疗药品,几乎每个家庭都会有。但是,对于这些药品的科学服用,人们又知道多少呢?
误区1 药量大,见效快、效果好
如今,日常药品滥用的情况时有发生,对于家中的常备药品,究竟该如何服用?对此,记者走访了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该院临床药学科主管药师张凯表示,家中常规药品的服用问题,很多人都存在一定的误区,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不按常规剂量服用,觉得药量大,见效就快、效果就好。
专家提醒:过量服用易产生药物依赖
如报道中所说,男孩因长期滥用止咳药而出现身高萎缩等状况,不是没有可能。张凯表示,现在止咳药中磷酸可待因是主要成分,这种单药为麻醉药品的制剂,如果服用过量,不但会造成精神依赖,对中枢神经系统也会造成损伤。
任何药品除了有一定治疗疾病的作用之外,都会有副作用,因此张凯提醒,在服用感冒药、止咳药等常规非处方药品时,一定要按常规剂量服用。
“一些常规药品中都含有中枢兴奋作用的麻黄素成分,过量服用会造成药物成瘾,严重者就跟吸毒品一样。另外,像安定这种镇静药品,更要适量服用,以免形成药物依赖。”
误区2 多吃几天巩固巩固最好
“虽然病好了,多吃两天药巩固巩固总是好的。”日常生活中,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因为在他们心里,不知道服药究竟应该持续多久,是症状好了为停药标准,还是有固定的时间标准。
专家提醒:停药以症状缓解为标准
感冒、发烧、拉肚子是人们最为常见的病症,一年不得个几回好像都过不去,但在吃治疗这些病症的药品时,却很少有知道吃到什么时候最合适。
对此,张凯这样提醒市民,“抗感冒药、止泻药等家用常备药都是治标的药,也就是说它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缓解症状,因此服用这些药品时,也应以症状缓解为标准。比如在服用时,只要症状减轻并消失,就可停药了,没必要多吃几天。”
误区3 中成药副作用小多吃无害
吃药时,是选择西药还是中成药?我想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后者。
因为,在很多人意识中,中成药没什么副作用,多吃点对身体也没什么坏处,但西药就不同了,吃多了副作用太大。
那么,这种说法究竟对不对呢?
专家提醒:看清药品说明书很有必要
所谓药品的不良反应,都是经过临床检验的结果。张凯表示,很多中成药上见不到所谓的不良反应,除了临床检验例数较少以外,还因为有些药品中中药成分复杂,究竟哪种成分会产生影响不易观察,因此,才无法说明其不良反应。
“只要是药品,不管中药西药,多少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在选择药品时一定要看清药品说明书,比如哪些药不适合哪些人、会产生什么不良反应等,以免造成错服或服用不当等后果。”
另外,非处方药和处方药并不是以服用安全与否为划分标准的,因此在服用非处方药时也要谨慎,切不要因为觉得其相对安全而加大用法和用量。
(责任)
相关阅读:
中国疫苗撑起全球抗疫“生命线”
疫苗也有“身份证”?探秘新冠灭活疫苗的“前世今生”
哈佛“长寿药“半年内普及,全民寿命突破100岁?
买药“满减不限量” ?医生提醒:乱吃4类药,上瘾后根本停不下来
头条!又一种降压药被曝高致癌!这次不是沙坦类,中国老人或都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