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过量,不但不能治病还会“致病”。专家总结了“药用多了反而会加重病情的5种情况”。
鼻塞
鼻塞时,滴一滴含羟甲唑啉的滴鼻液,鼻子顿时就会通畅。可如果长时间用这种收缩血管的药物,鼻腔血管会失去本身的收缩能力。因此,使用这类滴鼻剂不应超过5天,更不可过量使用。
皮肤瘙痒
涂抹氢化可的松软膏能迅速缓解皮肤瘙痒,但有的人刚开始用效果不错,时间一长,皮肤瘙痒发作反而更频繁,甚至会出现皮肤红肿。因此,连续使用非处方激素药膏不要超过7天。
头痛
非处方止痛药种类很多,如泰诺、布洛芬、阿司匹林等。偶尔因睡眠不好、精神紧张出现头痛,可适量服用止痛药。如果头痛经常发作,一定要去看医生。研究发现,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因头痛吃止痛药累计15天以上,很可能陷入头痛——吃药——头痛的恶性循环,过量用药可能就是头痛挥之不去的原因。这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停药,改用其他治疗方法缓解头痛。
黑牙
牙齿漂白剂可去除牙齿表层的污渍,但如果频繁使用,漂白剂进入牙齿深层,就会导致半透明的“黑牙”。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漂白牙齿最多1至3年进行一次。
眼干
视疲劳时眼睛会又红又干,滴含萘甲唑啉的眼药水,可缓解眼睛充血。但经常用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反而加重充血,导致眼睛干涩疼痛。因此,尽量少用这类滴眼液,或者和人工泪液交替使用。
(责任)
相关阅读:
中国疫苗撑起全球抗疫“生命线”
疫苗也有“身份证”?探秘新冠灭活疫苗的“前世今生”
哈佛“长寿药“半年内普及,全民寿命突破100岁?
买药“满减不限量” ?医生提醒:乱吃4类药,上瘾后根本停不下来
头条!又一种降压药被曝高致癌!这次不是沙坦类,中国老人或都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