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药物引发血系统疾病

  造血系统疾病是指病变发生在血液、骨髓、脾、淋巴等造血系统,表现在血细胞成分变化的一系列疾病,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过敏性紫癜、白血病等。

  不合理地使用部分药物是导致上述疾病的病因之一,但药物导致造血系统疾病往往不如导致肝肾功能损害那样被人们所重视。

  以下是部分可导致造血系统疾病的常用药物:

  ■青霉素类抗菌药(如苯唑西林钠)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如头孢氨苄)可引起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氨基苷类抗菌药(如链霉素)可引起粒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

  ■磺胺类抗菌药(如复方新诺明)可引起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喹诺酮类抗菌药(如洛美沙星)可引起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硝咪唑类抗菌药(如甲硝唑)可引起血象改变、白细胞减少。

  ■心脑血管药(如尼莫地平)可引起血小板减少。

  ■降血压药(如卡托普利)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症、中性白细胞减少。

  ■调血脂药(如洛伐他汀)可引起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治疗消化道溃疡药(如西咪替丁)可引起骨髓抑制、血细胞减少、自身免疫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利尿药(如氨苯蝶啶)可引起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巨红细胞性贫血。

  ■降血糖药(如格列本脲)可引起白细胞减少、骨髓抑制。

  ■抗肿瘤药(如环磷酰胺)可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骨髓抑制。

(以上内容仅授权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

相关阅读:

中国疫苗撑起全球抗疫“生命线”
疫苗也有“身份证”?探秘新冠灭活疫苗的“前世今生”
哈佛“长寿药“半年内普及,全民寿命突破100岁?
买药“满减不限量” ?医生提醒:乱吃4类药,上瘾后根本停不下来
头条!又一种降压药被曝高致癌!这次不是沙坦类,中国老人或都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