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托普利又名巯甲丙脯酸,是近年来临床上使用较广的降压药,对轻、中度高血压疗效较好,对重症顽固性高血压和肾性高血压也有较强作用,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降压药物。现概述如下:
咳嗽 咳嗽是本品常见的不良反应,常为规律或偶有间歇的干咳,有时伴有鼻塞和喘息或持续性剧咳,卧位睡眠时加重。服用止咳药或抗生素均无效。女性多于男性,吸烟者更易发生。减量或停药即可减轻或消失。
消化道不良反应 少数患者在大剂量用药情况下可能出现味觉障碍,如金属味或苦味,继续服药或减量后可逆转。其它消化道不良反应还有口干、食欲不振、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胀、便秘、腹泻及消化性溃疡等。这些症状停药后逐渐消失。
肝脏损害 国内报道的肝脏损害不良反应主要为一过性谷丙转氨酶升高和黄疸。黄疸多于治疗后5-8周内出现,也有迟至4-10个月后出现的。黄疸发生时往往伴有轻度发热、皮疹及嗜酸粒细胞增多,此时需及时停药,并予以保肝治疗。
低血压 为其常见不良反应。可随时发生于疗程内的任何时刻,但以首次用药几小时内为多见,可无症状或伴头晕、视力模糊和起立时晕厥。为防止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开始时应先用小剂量,以后根据需要逐渐增量。
可逆性肾功能不全 巯甲丙脯酸适用于肾性高血压的治疗,但如果使用剂量过大,又可以反过来引起肾脏不良反应。特别是患者原有肾功能不全而又大剂量给药时,将加重肾脏损害,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发生。
白细胞减少 卡托普利最常见的血液系统反应是中性料细胞减少。部分伴有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或有血红蛋白降低。这些变化多在用药1-3个月后发生。一般均在停药后2-4周内恢复正常。
皮肤损害 资料表明,皮肤损害率可高达5-14%,常见于有变态反应或皮肤病病史者。皮肤损害通常在治疗开始1个月内出现,多为一过性瘙痒或斑点状皮疹,可伴发热。如果皮肤损害严重需停药并给予抗组胺药物治疗。
(实习)
更多精彩尽在药品频道!
相关阅读:
中国疫苗撑起全球抗疫“生命线”
疫苗也有“身份证”?探秘新冠灭活疫苗的“前世今生”
哈佛“长寿药“半年内普及,全民寿命突破100岁?
买药“满减不限量” ?医生提醒:乱吃4类药,上瘾后根本停不下来
头条!又一种降压药被曝高致癌!这次不是沙坦类,中国老人或都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