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而言,人到中老年,更易发生药物性腹泻。这是因为老年人的许多生理功能相对减退所致。例如,胃肠道萎缩、蠕动减弱,会使药物在胃肠道停留时间过长,给胃肠道造成持续性刺激,并使机体吸收药物过多,体液总量减少导致血药浓度较高;肝脏功能减退致使药效时间延长;肾脏功能性改变使药物的排泄迟缓等等,这种机理协同作用,即可导致药物性腹泻的发生。
一些常用药都可造成中人药物性腹泻。例如,洋地黄、甲基多巴、奎尼丁等系统药物;抗酸类药、消胆胺等胃肠道药物;左旋多巴、安宁及抗乙酰胆碱类等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克林霉素、氨苄青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另外,氟脲嘧啶、氨甲喋噙等药物也可引起腹泻。
由于中人群有疾患多、用药多的特点,故当出现腹泻症状时,首先应考虑是否为某些药物所致。医生在诊治时,也应详细询问病史及用药情况,切忌贸然下处方用药“止泻”。
(实习)
相关阅读:
中国疫苗撑起全球抗疫“生命线”
疫苗也有“身份证”?探秘新冠灭活疫苗的“前世今生”
哈佛“长寿药“半年内普及,全民寿命突破100岁?
买药“满减不限量” ?医生提醒:乱吃4类药,上瘾后根本停不下来
头条!又一种降压药被曝高致癌!这次不是沙坦类,中国老人或都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