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人体之旅是怎样的

  药物进入人体能发挥治疗作用,同时也可能引起副作用,这都与其吸收过程有关。日本《朝日新闻》邀请日本圣隶滨松医院癫痫中心副主任、脑神经外科医师藤本礼尚介绍了这一过程,帮助大家正确用药。

  我们吃下的药物,会从口腔进入食道、胃,然后抵达小肠。通过小肠吸收后,药物被送往肝脏进行代谢。对肝脏来说,药物都属于异物,会通过酶等物质来“破坏”(代谢)它。当药物被小肠吸收后,肝脏会发出“异物入侵”信号,首先让一种酶代谢药物,但这时会有“漏网之鱼”,它们到达脑部后就会生效,起到治疗效果。其次,这些残余的药物会由葡萄糖醛酸代谢。最后,药物的代谢产物通过尿液等排出体外。这两种物质对药物的代谢过程,都与药物起效和发生副作用有关。

  肝脏中代谢药物的酶的数量和活性都会影响药效。在治疗癫痫时,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等药物会增加肝脏中代谢药物的酶的数量,这可能降低治疗脑梗、心梗药物的疗效,建议需要同时服用这些药物的人,要咨询医生。相反,丙戊酸能降低酶的活性,减少肝脏对其他药物的代谢,延长药效,但同时药物产生副作用的时间也会延长。

  葡萄糖醛酸好比游览车,剩余药物(可以想象成“游客”)会“排队”乘坐游览车排出体外。“排队”的过程中,药物会留在体内一段时间,药效会持续,同时药物副作用也会残留。

  有了这个代谢过程,药效才得以持续,而副作用也可能会延迟出现。因此,服药后需要过一段时间才起效,这期间应注意观察副作用。此外,控释片、缓释片等裹有“外衣”,起到类似“铠甲”的作用,以确保药物口服后不在胃里被提前分解,而是被小肠充分吸收,然后送到肝脏代谢生效,保证起效时间,因此药物有不同的形状。

相关阅读:

中国疫苗撑起全球抗疫“生命线”
疫苗也有“身份证”?探秘新冠灭活疫苗的“前世今生”
哈佛“长寿药“半年内普及,全民寿命突破100岁?
买药“满减不限量” ?医生提醒:乱吃4类药,上瘾后根本停不下来
头条!又一种降压药被曝高致癌!这次不是沙坦类,中国老人或都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