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阿司匹林可以降低结肠癌患病风险,但隐藏在其中的分子机制一直未有研究。近日,来自美国的华人科学家在国际学术期刊ebiomedicine在线发表了他们关于服用阿司匹林预防结肠癌分子机制的相关研究。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大约80%的结肠癌病人中具有过表达现象,因此EGFR可能在结肠癌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COX-2可以上调EGFR在家族多发性腺瘤(FAP)病人中的表达,因此可能在肠道肿瘤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而COX-2一直以来被认为是阿司匹林作用的直接靶向目标,因此研究人员对阿司匹林是否能够通过调节EGFR表达抑制结肠癌发生进行了相关研究。
研究人员对正常人结肠黏膜、服用阿司匹林的FAP病人和未服用阿司匹林的FAP病人的腺瘤性息肉进行了免疫组化染色,发现EGFR在结肠癌发生早期即出现过表达,而常规服用阿司匹林可以大大降低EGFR表达。更为重要的是,EGFR和COX-2在FAP病人中均出现过表达并且发生细胞内共定位。通过对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发现,COX-2过表达会触发c-Jun依赖性转录因子AP-1的激活,AP-1会进一步结合EGFR启动子,导致EGFR在细胞内积累促进癌症发生。
这项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可能在结肠癌发生方面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EGFR表达实现的。
相关阅读:
中国疫苗撑起全球抗疫“生命线”
疫苗也有“身份证”?探秘新冠灭活疫苗的“前世今生”
哈佛“长寿药“半年内普及,全民寿命突破100岁?
买药“满减不限量” ?医生提醒:乱吃4类药,上瘾后根本停不下来
头条!又一种降压药被曝高致癌!这次不是沙坦类,中国老人或都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