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感冒后,应该对症选用感冒药。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急救部主任何忠杰提醒,在选用抗感冒药时,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小儿用感冒药要特别慎重
有很多成人用的感冒药,对孩子有危害,所以小儿感冒用药要特别慎重,如速效伤风胶囊、安痛定、感冒通等药,含有扑热息痛、氨基比林、非那西丁、咖啡因等成份。这些成份对骨髓造血系统可产生抑制作用,影响小儿血细胞的生成和生长,引起白血球减少及粒细胞缺乏,降低小儿的免疫力;有的可造成中毒性肝损坏。 复方阿司匹林有兴奋作用,婴幼儿的神经抑制机制尚未健全,婴幼儿高热时使用复方阿司匹林,容易诱发惊厥,还会因大量出汗造成虚脱,甚至因血液中游离胆红素堆积而出现黄疸。同时,这种药对消化系统和肝肾功能有损害。因而,小儿特别是3岁以下的幼儿,一般不主张用这种药。
■孕妇、司机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有的感冒药孕妇服用后会引起胎儿畸形;有的感冒药中含有抗过敏成份,司机服用后容易疲惫而发生事故。
■不要轻易使用抗菌素
除非出现不能吃东西、脱水症状,对普通感冒一般不需要输液,特别不要轻易使用抗菌素。抗菌素对病毒没有任何治疗效果,反而会增强身体对抗菌素的耐药性。除非发生合并细菌感染、肺炎,一般不需要使用抗菌素。
■选择中药要对症
服用中药讲究辩证,不对症的话不但起不到效果,而且还可能让“寒者更寒,热者更热”而加重病情。中医依据病因把感冒分为风寒型、风热型和暑热型三种,在用药上也有区别。风寒型感冒表现为怕冷重、发热轻、头疼无汗、四肢疼痛、鼻塞声重、流清涕、咳嗽、痰白清稀、口不渴、舌苔白,治疗应选择辛温解表类药,以宣肺散寒。 中成药可选择感冒冲剂、通宣理肺丸、小柴胡片等,也可用鲜姜切碎和葱白一块煮水,趁热喝下,微汗出,病即可自愈。
风热型感冒表现为发热重、轻微怕冷、头胀痛、鼻流黏涕或黄涕、咽喉肿痛、咳嗽、痰黄稠、口渴、舌苔黄或薄白,宜宣肺清热、辛凉解表,可选用银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羚羊感冒片或感冒清热冲剂口服。 暑热型感冒宜清热祛暑、清气分热,可选用藿香正气冲剂或口服液。除上述三种不同类型的感冒外,还有外寒内热型感冒:主要是常吃高热量的食物,营养不均衡,体质偏热,有内火,加上外感风寒,造成内热郁滞;也有的外感风寒,治疗不当,久拖不愈,造成郁热内生而成。外寒内热型感冒在治疗上宜先用辛温解表祛除外寒,继而疏散郁热治之。这种情况,应请中医师开中药汤剂服用。
相关阅读:
中国疫苗撑起全球抗疫“生命线”
疫苗也有“身份证”?探秘新冠灭活疫苗的“前世今生”
哈佛“长寿药“半年内普及,全民寿命突破100岁?
买药“满减不限量” ?医生提醒:乱吃4类药,上瘾后根本停不下来
头条!又一种降压药被曝高致癌!这次不是沙坦类,中国老人或都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