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疗效源于最佳服药时机

  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与昼夜节律波动现象有关,因此,药物的疗效与服药时间密切相关,选择最佳服药时间达到最佳疗效,是合理用药的宗旨。从下面各种药物的最佳服药时间来看,一般是早上服药效果较好,当然像补血的铁剂晚上服药效果较好,具体如下:

  钙剂

  人体的血钙水平在午夜至清晨最低,故临睡前服用补钙药可使钙得到充分的吸收和利用。

  强心药

  心脏病患者对洋地黄、地高辛和西地兰等药物在凌晨时最为敏感,此时服药,疗效倍增。

  抗哮喘

  氨茶碱宜在早上7时左右服用,效果最佳。

  抗过敏药

  赛庚啶于早上7时左右服用,能使药效维持15~17小时;而晚上7时服用,则只能维持6~8小时。

  激素类药

  人体对激素类药物的反应也有时间节律。由于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高峰在上午7时左右,故在每天上午7时一次性给药疗效最佳。

  解热镇痛药

  阿司匹林在早上7时左右(餐后)服用,疗效高而持久;若在下午6时和晚上10时服用,则效果较差。

  降糖药

  糖尿病患者在凌晨对胰岛素最敏感,这时注射胰岛素用量小,效果好。D-860宜上午8时口服,作用强而且持久,下午服用需要加大剂量才能获得相同的效果。

  降胆固醇药

  由于人体内的胆固醇和其他血脂的产生在晚上会增加,因此,病人宜在吃晚饭时服用降胆固醇类药物。

  铁剂

  贫血患者补充血剂,如果晚上7点服用,比早上7点服用在血液中的浓度高出4倍,疗效最好。

  降血压药物

  根据人体生物钟的节律,服降血压药1日3次,宜分别于早上7时、下午3时和晚上7时服用,早晚2次的用药量比下午用量要适当少一些。晚上临睡前不宜服用降压药,以防血压过低和心动过缓,致脑血栓形成。

  抗菌素及消炎类药物

  抗菌素类药物排泄较快,为了在血液中保持一定浓度,每隔6小时应服药1次。消炎药物,如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多于每天清晨和上午关节疼痛较重。如服消炎止痛类药物,可在早晨加大剂量服1次,效果最好,且可免去中午的次服药。

  催眠药、驱虫药、避孕药,一般宜在晚上临睡前半小时服用。抑制胃酸的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可在每晚睡前服用,因为胃酸的分泌有昼少夜多的规律。

(实习)

欣妈富隆

适应症:
避孕[详细]

最高零售价:¥55/盒

网上药店:健一网CFDA

更多>>

相关阅读:

中国疫苗撑起全球抗疫“生命线”
疫苗也有“身份证”?探秘新冠灭活疫苗的“前世今生”
哈佛“长寿药“半年内普及,全民寿命突破100岁?
买药“满减不限量” ?医生提醒:乱吃4类药,上瘾后根本停不下来
头条!又一种降压药被曝高致癌!这次不是沙坦类,中国老人或都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