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创可贴 小心细菌暗滋生

  黄小丽的儿子在玩耍时不小心将手指划了一道深深的伤口,想到自己在手被划伤后,经常贴贴创可贴就好了,于是,黄小丽没有给儿子的伤口做任何消毒就贴上创可贴。两天后,儿子感到手指又痛又痒,待揭下创可贴,黄小丽才发现儿子的伤口不仅没有愈合还化脓肿胀,只好将儿子带到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医生。医生说伤口感染了,是因为在使用创可贴前没有清洁消毒伤口造成的。这时,黄小丽开始怀疑创可贴“神奇”的功效……

  创可贴诞生:精心呵护所爱的人

  创可贴在今天的应用可说是非常普遍,它使用简便,疗效肯定,对表浅、细小的伤口有很好的恢复作用,使用后对人体几乎没有什么妨碍,可以说是呵护备至。实际上,它的诞生,也伴随着一段爱的故事——

  1917年,美国人埃尔·迪克森与乔瑟芬·克奈特结婚。对烹饪毫无经验的新婚妻子乔瑟芬常在厨房切着手或被烫伤。那时,人们就知道要用纱布和胶布覆盖伤口,先是剪好纱布,然后按纱布大小剪好相应尺寸的胶布,再贴在伤口上。迪克森发现,纱布太大时,很容易掉下来。而且,一只手受伤,在无人帮忙的情况下用另一只手包扎伤口也不方便。

  迪克森想,如果把纱布和绷带做在一起,就能用一只手包扎伤口。于是,他拿了一条纱布摆在桌子上,在上面涂上胶,然后把另一条纱布折成纱布垫,放到绷带的中间。当迪克森太太又一次割破手时,就自己揭下粗硬纱布,用她丈夫发明的绷带贴在伤口上。这种把纱布和绷带做在一起,就成了创可贴的雏形。

  1921年,迪克森供职的新泽西州强生公司建议用Band-Aid(邦迪)这个名称。其中Band是绷带,而Aid是帮助急救的意思。后来也成了绷带的同义词。这个产品到了中国,人们根据它的功用,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创可贴。

  人们总是希望用于包扎伤口的材料既轻巧、透气,又能消炎。迪克森把纱布和胶布这两种材料组合在一起制成创可贴,正符合了这种理念。创可贴是由具有弹性的纺织物为背衬,正面是附高分子热溶胶胶黏剂的长形胶布,内层中间是含有苯扎氯铵的白色吸收性强的吸收垫和一层黄色隔离渗透膜组成的保护性复合垫。苯扎氯铵是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类广谱杀菌剂,能改变细菌胞浆膜通透性,使菌体内容物外渗,使多种细菌死亡。创可贴采用的材料既止血,又消炎抗菌,还能透气。后来,随着工艺和材料的改进,又生产出既透气又防水的创可贴。此外,外观上也有突破,人们制成了各式各样的卡通型的创可贴。我国生产商在邦迪的基础上,还添加上具有止血止痛、活血化淤、解毒消肿和防腐生肌作用的云南白药制成灭菌创可贴。

  以强生公司生产的创可贴产品为例,有长宽为57×16(毫米)、70×18(毫米)、76×19(毫米)、76×25(毫米)、76×36(毫米)、55×38(毫米)、76×51(毫米)、101×54(毫米)等多种规格的创可贴。创可贴吸收垫长度为19~75毫米,宽度为18~25毫米。尽管国内有众多厂家生产了数十种创可贴,但其规格大同小异。

  创可贴20问

  1.创可贴有什么优缺点?

  创可贴能够压迫止血、保护创面、预防感染、促进愈合,又具有体积小、使用简单、携带方便、透气性能好、疗效可靠等优点。

  但是,创可贴所用的胶布透气性差,人体局部正常分泌的水汽和汗液不能穿透这层胶布,于是对局部皮肤产生浸泡作用,具体表现为局部皮肤皱皱巴巴。

  2.创可贴对多大创面最合适?

  创伤较为表浅,伤口整齐干净、出血不多而又不需要缝合的小伤口最适合使用创可贴。即使在门诊或急诊,对于此类的新鲜创面,接诊医师也会首选医用创可贴来处理伤口。伤口长度不应超过创可贴的宽度。对于较深伤口,有大血管、神经、肌腱损伤以及疑有异物的伤口,不能使用创可贴;疖肿、烫伤、化脓感染和各种皮肤疾病,不宜使用创可贴。

  3.使用创可贴前需做哪些准备工作?

  在使用创可贴前伤口要经过消毒处理。应先仔细检查伤口内是否留有污物。如有不洁物,需用生理盐水将伤口清洗、擦干,涂上碘甘油,然后再贴上创可贴。如果伤口是被带铁锈之物划破,应先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相关阅读:

中国疫苗撑起全球抗疫“生命线”
疫苗也有“身份证”?探秘新冠灭活疫苗的“前世今生”
哈佛“长寿药“半年内普及,全民寿命突破100岁?
买药“满减不限量” ?医生提醒:乱吃4类药,上瘾后根本停不下来
头条!又一种降压药被曝高致癌!这次不是沙坦类,中国老人或都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