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震颤麻痹药真面目

  病理学上明显的变化是黑质中含色素的神经元减少,出现嗜酸性包涵体,其病因仍不清楚。锥体外症状主要是多巴胺能黑质通路变性所致纹状体多巴胺缺乏造成,除典型的运动异常如休息性震颤、运动徐缓、正常反射消失和步态异常外,不少病人有认知、知觉、记忆缺陷,也有一些病人有抑郁。

  抗震颤麻痹药用于治疗原发性震颤麻痹,有的也可治疗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肝豆状核变性及先天性手足徐动症等疾病。抗震颤麻痹药分为拟多巴胺类和抗胆碱类,两类药物合用可增强疗效,拟多巴胺类可增加脑内多巴胺含量;抗胆碱类主要利用其中枢抗胆碱作用而发挥疗效。本类药物对脑动脉硬化、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震颤麻痹综合征也有效。

  抗震麻痹疗法的目的是用最低剂量的药物有效地减轻功能损害,以保证病人进行日常活动、行走、起床或起立、穿衣、吃饭的基本能力的培养,也可以将此作为剂量调整的决定因素。这些普通而基本的功能性能力的损害一般表现为运动徐缓和失调,其他的体征在判断治疗是否充分或得当通常用处不大。应该明白,抗震颤麻痹药的治疗是对症性的而非治愈性的,一般的原则是补充纹状体多巴胺,刺激纹状体多巴胺受体,以及阻滞中枢胆碱能受体,对后者的作用大不如前两项。药物在治疗震颤麻痹方面很重要,但是非药物治疗也不可忽视,如积极配合运动、语言疗法、理疗及精神疗法都是非常有益的,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要有耐心,以及必要的支持和参与。

(实习)

相关阅读:

中国疫苗撑起全球抗疫“生命线”
疫苗也有“身份证”?探秘新冠灭活疫苗的“前世今生”
哈佛“长寿药“半年内普及,全民寿命突破100岁?
买药“满减不限量” ?医生提醒:乱吃4类药,上瘾后根本停不下来
头条!又一种降压药被曝高致癌!这次不是沙坦类,中国老人或都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