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球防治有上限


  就是说丙球并非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病都能起保护作用;另一层意思是直接起作用而非调动身体的自我保护功能,故称被动免疫。这与一般疫苗的主动免疫不同。此外,丙球在人体内只能待2~3星期便会被排泄,其保护作用是有限度的。

  那么,丙球对哪些疾病确能起到防治作用呢?这些疾病主要有麻疹、甲肝、流行性腮腺炎、脊髓灰质炎等病毒性传染病,以及丙球缺乏症、继发性丙球缺乏症(如重症感染、新生儿败血症)、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要保证丙球发挥好的作用,还要了解以下几点:

  1.丙球对乙肝无预防作用,反而可致慢性肝炎,甚至出现带毒状态。

  2.反复多次注射丙球,体内可形成丙球抗体,真正需要丙球时,却会中和丙球,使治疗失去应有的作用。

  3.丙球可能引起新生儿溶血,甚至肝炎。

  4.肌肉注射的制剂,只能肌注,不能有别的用法。

  5.1岁以下儿童禁用,免得抑制自身制造丙球的能力。

  6.保护作用最长3~4周。

  7.因原料不同,不同产品中丙球抗体水平有差异。目前多用人血球蛋白。

  8.制剂一次注射完.不能分次使用。

  9.可能出现轻重不同的过敏反应。

  10.严格掌握剂量和有效预防注射时间。

(实习)

相关阅读:

中国疫苗撑起全球抗疫“生命线”
疫苗也有“身份证”?探秘新冠灭活疫苗的“前世今生”
哈佛“长寿药“半年内普及,全民寿命突破100岁?
买药“满减不限量” ?医生提醒:乱吃4类药,上瘾后根本停不下来
头条!又一种降压药被曝高致癌!这次不是沙坦类,中国老人或都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