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常见掺杂物

  药农为了多获得,在山茱萸加工时掺入了一些非药用部分、杂质、异物等。现介绍几种掺杂情况,供参考。


  1.掺未成熟的果肉

  采摘时不分青红,一概采之,加工而成。未成熟的果肉入药,不符合中国药典规定。与成熟果实相比,未成熟果实色淡红或黄红,肉薄,无光泽。

  2.掺变质果肉

  把变质品加工后掺入正品中。变质品果肉黑褐色,略呈扁团块状,质较坚实,果肉之间不易分离。

  3.掺食盐水

  将食盐水喷淋在干燥萸肉内,拌匀,闷一夜,干燥。盐萸肉外表有白霜,口尝有咸味。

  4.掺蜂蜜

  将蜂蜜加适量水稀释后拌入萸肉内,稍闷,晒干或烘干,蜜萸肉外表油润,手摸发黏,口尝味甜。

  5.掺玉米粉

  将萸肉用水喷湿,拌入玉米粉,干燥。玉米粉萸肉外表有一层淡黄色玉米粉,凹陷处为多,手搓,可见玉米粉散落在手掌上。

(实习)

相关阅读:

中国疫苗撑起全球抗疫“生命线”
疫苗也有“身份证”?探秘新冠灭活疫苗的“前世今生”
哈佛“长寿药“半年内普及,全民寿命突破100岁?
买药“满减不限量” ?医生提醒:乱吃4类药,上瘾后根本停不下来
头条!又一种降压药被曝高致癌!这次不是沙坦类,中国老人或都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