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小心药物正侵害宝宝的耳

  耳毒性药物损害听力

  服用此类药倍加小心

  你想过吗,有些药物会造成耳聋,这类药物叫做“耳毒性药物”,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刘蓬指出,有些药物会缓慢损害听力,且这种耳聋很难再恢复听力,需特别警惕。

  这类药物对耳朵的毒性不是立即就能表现出来,存在个体差异,有些人几天后出现耳鸣等问题,有些人几个月后才出现症状。

  临床上,耳聋多在用药后1~2周出现,逐渐加重,半年后逐渐稳定。该类药物对幼儿的伤害尤其大,成人耳朵早期中毒时,会出现耳鸣等症状,立即停药后,即可纠正中毒症状。

  但幼儿不会用言语表达,如孩子需要用此类药物时,家长应严格遵循医生意见。此外,孕妇也是最易被伤害的人群,若用了耳毒性抗生素,药物会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内耳,造成听神经的损伤,导致孩子先天药物性耳聋。

  药物滥用很普遍

  早在1999年,卫生部就颁布了《常用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规范》,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阿斯匹林、红霉素等30种药物,按规定孕妇及6岁以下的婴幼儿严禁使用耳毒性抗生素。

  但我国尚未有禁止和限制使用耳毒性药物的法律法规,刘蓬介绍,这类药物被滥用的现象仍十分普遍,比如不是耳鼻喉科专科医生用药,或者小门诊开药,很容易造成滥用的情况。这就需要大家把这些药物给揪出来,遇到疾病时找其他药替代。

  常用耳毒性药物的种类:

  1. 氨基糖甙类抗菌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诺霉素、新霉素、托布霉素、洁霉素等。

  2. 非氨基糖甙类抗菌素:氯霉素、紫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卷曲霉素、春雷霉素、里杜霉素、巴龙霉素、尼泰霉素、多粘菌素B等。

  3. 水杨酸盐:阿司匹林、非那西汀、APC、保泰松等。

  4. 利尿剂:速尿、利尿酸、汞撒利等。

  5. 抗肿瘤药物:顺铂、氮芥、博来霉素、氨甲嘌呤等。

  6. 中药:乌头碱、重金属盐(汞、铅、砷等)。

  7. 其他:奎宁、氯奎、心得安、肼笨达嗪、胰岛素、碘酒、洗必泰等。

(实习)

  • 世上真有“迷魂药”吗
  • 药品说明书,越看越恐怖
  • “伟哥”走过的传奇十年
  • 痔疮久治不愈因要内外兼备
  • 买药:多少人在花冤枉钱
  • “免费赠药”,你敢试吗
  • 揭开山寨药的马甲(图)
  • 阴道炎常用药品大全
  • 祛痰润肺,春季咳嗽远离我
  • 教你如何提高自身功能

更多精彩尽在药品频道!

相关阅读:

中国疫苗撑起全球抗疫“生命线”
疫苗也有“身份证”?探秘新冠灭活疫苗的“前世今生”
哈佛“长寿药“半年内普及,全民寿命突破100岁?
买药“满减不限量” ?医生提醒:乱吃4类药,上瘾后根本停不下来
头条!又一种降压药被曝高致癌!这次不是沙坦类,中国老人或都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