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几乎所有的家庭都有家庭药箱或常备药品,以应对常见小病或者突发急病。它已成为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为人熟知的是,其中却存在着不小的安全隐患。
日前,由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中国药学会发起的“中国家庭药箱调查活动”发布的上半年调查结果显示,使用已经过期、变质的药物,药物使用方法不正确,药物贮藏不科学,私自用药导致不良反应等现象颇为严重,用药不当已然将护卫健康的家庭药箱变得不再安全。其实,每家都需要有一名合格的“家庭保健员”来管理家庭小药箱。
调查显示,只有39.5%的居民家庭能按照药品的使用方式不同,将药品按照外用药和内服药分开存放;有26.6%的居民家庭则是将所有的药品存放在一起;仅有40.6%的居民具有定期检查和清理家庭药箱的习惯。在居民常见的错误用药行为中,“根据自己以前经验吃药”是最普遍的;其次是随意加大药物服用量,感觉病轻点就停药;而“吃几天药感觉没效果就立刻换药”、“自己将多种药物混合着吃”的比例也不低。
研究发现,女性成员尤其是中年女性是家庭常备药购买的主要决策者(占66.9%)。这类人是家庭选购药物、自我药疗的主要管理者。因此,如果每家都有接受过安全用药教育的这样一位“家庭保健员”,就可以极大改善目前的家庭用药现状。
可以利用调查和讲座等形式,针对承担家庭买药、选药的成员进行指导,让其充分掌握相关的用药知识,再帮助和教育其他家庭成员,在家中扮演“家庭保健员”的重要角色,使得家庭小药箱真正发挥出呵护健康的作用。
创可贴、感冒冲剂、止疼药……都是家庭小药箱的常备药品,但是惟独不建议大家存放抗生素类药物,原因是为避免错用或是滥用,以使患者病情加重。其实,合理用药的第一步就是要从监管自家的小药箱开始。
家庭药箱存在的五项安全隐患
1.药品过多。“花怕霜打人怕病”,在这样的心理背景下,人们在家储备的药品品种、数量越来越多。其实家庭备药越多,因变质失效而承担的经济和安全风险会越大。所以,家庭用药最好随用随买。
2.药品变质。药物常因光、热、水分、空气、酸、碱、温度、微生物等外界条件影响而变质失效,因此家庭保存的药物最好分别装入棕色瓶内,将盖拧紧,放置于避光、干燥、阴凉处,以防变质失效。部分易受温度影响的药品,如胰岛素和利福平眼药水等,应入冰箱冷藏室内保存;而酒精、碘酒等制剂,则应密闭保存。
3.过期失效。药品的有效期有长有短,超过有效期的药物不能服用。有些人服药时从未注意查看有效期,即使吃了失效药,自己还不知道,这样不仅会贻误治病的时机,而且还会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4.药品污染。家庭药品要大人药和小孩药分开存放,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保管,不宜混放。存放药品的容器不洁,储藏地点不干净,都能造成药品污染。急救用的绷带、纱布、药棉、胶布等,如被灰尘或环境污染,就不能再用于创伤部位。
5.包装破损或标志改动。药品保管不当致使包装破损或残缺不全,也会影响药品质量,不加识别随便服用对身体有害;将药品随意装进其他包装容器内,造成药名与标签不符,或者使用说明书丢失,时间长了记不清,因此而吃错药的事例时有发生,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所以,药品不要随便换包装,即使换也要详细记清楚。
(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
相关阅读:
中国疫苗撑起全球抗疫“生命线”
疫苗也有“身份证”?探秘新冠灭活疫苗的“前世今生”
哈佛“长寿药“半年内普及,全民寿命突破100岁?
买药“满减不限量” ?医生提醒:乱吃4类药,上瘾后根本停不下来
头条!又一种降压药被曝高致癌!这次不是沙坦类,中国老人或都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