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购药三大陷阱

  陷阱一:免费送药有陷阱。

  在一些大中城市的部分公园、药店等地,一些不法人员利用晨练或消费者买药时机,专门向老年人散发传单,通过车接车送、赠送药品或礼品、邀请参加讲座和展会等,现场销售所谓的药品。消委指出,无证销售药品属违法行为。有关部门在执法检查中发现,其赠送和销售的药品大多为假劣药品,或者是用保健食品冒充药品。

  陷阱二:听信虚假宣传,盲目跟风购药。

  不法商贩有一种行骗的伎俩:一部分人对某种药品信誓旦旦地承诺疗效,夸大治疗作用;另一部分人即假装争相购买,引诱迷惑消费者盲目购药。如果消费者听信虚假宣传,盲目跟风购药,轻则浪费钱财,重则药不对症,延误病情,损害身体。

  陷阱三:以义诊为名推销药品及医疗器械。

  在一些大中城市城区的社区药店入口处,有些医药商搞所谓的免费检测血糖、血压以及针灸、拔罐等服务项目,并推销一些市面上少见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义诊作为一项社会公益活动应当提倡,但是这些假冒义诊之名,实则是为了推销药品及医疗器械,误导消费者。况且在路边进行针灸、拔罐、检测血糖等,存在健康安全隐患。而且,推销的药品及医疗器械价格昂贵,来源不明确,质量难以保证,加之推销者大多没有固定的场所和单位,一旦发生事故,受损害的只是消费者。

(实习)

相关阅读:

中国疫苗撑起全球抗疫“生命线”
疫苗也有“身份证”?探秘新冠灭活疫苗的“前世今生”
哈佛“长寿药“半年内普及,全民寿命突破100岁?
买药“满减不限量” ?医生提醒:乱吃4类药,上瘾后根本停不下来
头条!又一种降压药被曝高致癌!这次不是沙坦类,中国老人或都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