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过十年的临床研究,将多动症分为痰热蕴结、内扰心神;肝肾阴虚、虚阳上亢;禀赋不足、精血亏虚;心脾气血虚、虚阳浮动四个症型,其中又以肝肾阴虚、虚阳上亢症最为多见。因此,在治疗上我们采用纯中药制剂脑康灵、静康...
  儿童多动症,一般发病于18岁以下,多有轻微脑功能障碍。其表现为动作过多,伸头缩脑,站无站相,坐无坐相,或频繁眨眼,转眼吐舌,走路时频繁回顾,甚者秽语不休。   多动症虽然18岁后自愈,但是届时已经造成了较严重的后果,学习...
  教育疗法是通过争取医生、家长、老师三方面的合作,共同进行教育,达到治疗多动症的目的。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鼓励为主:要有正确的态度关心爱护患儿,理解他们不正当的行为是出于病态,只要有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以表扬...
  目前,有作者提出对于智能正常而学习困难的小学生要考虑到多动症的可能性。据国外某些地区的报道,小学生发病率为4%~10%。故国内许积德等提出校内治疗的建议,即由每班教师每晨(必要时中午)集中发药治疗,观察药效,并针对...
  据近年来国内文献报道,中药与中枢兴奋剂并用能显著改善多动症的症状,减少单纯服用西药所导致的各种毒副作用。   据周黎明等报道,他们分别用中药,西药,耳、体穴导电加耳穴压丸及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多动症204例,其中...
  根据对多动症辨证分型之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推拿部位。   取小指末节罗纹面、食指末节罗纹面,医者以拇指分别由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小指罗纹面 ,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食指罗纹面。反复100~500次,通过补肾经,清肝经,达到...
  用气功疗法治疗儿童多动症,只能适用于小学高年级乃至初中年龄段的少年儿童,并且需要在气功师的具体指导下进行。气功由调身、调气、调心三项内容所组成,“三调”为气功的三大要素。气功方法分为静功、动功两大类,患者...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由于大脑功能轻微失调而导致的行为异常的疾病,又叫“注意缺损障碍”。其致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据观察,本病与遗传、环境、饮食、生活习惯及教育方式等因素有关。北京地区约有10%左右的发病率,且有上...
  王涛等报道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味治疗多动症14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处方:桂枝6g,白芍10g,生姜5g,甘草8g,浮小麦20g,大枣12g,龙骨20g,五味子10g,远志5g,胆草10g。日1剂,浓煎500ml,分3次饭前服,一般服药5剂后,症状即...
  胡义保以中药百合地黄汤加味,治疗多动症属心肺阴虚内热者,获满意疗效。患儿除具备多动症的全部症状外,伴有口渴、夜寐不实、大便干燥等症。处方:百合12g,生地黄、麦冬各10 g,酸枣仁、远志各6g,连服10剂,多动多语略减;注意...
  我们总结十余年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体会,参考其他兄弟医疗机构的经验,总结出以下纠治流程:   心理测验确定多动症→制订合理的中西药物治疗剂量→参加心理行为及注意力训练。其间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有合理的饮食,同时配...
  根据波士顿的研究者报道,一种利他林的缓释片Concerta用于治疗儿童的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每日一次,效果与利他林每日三次的效果一样。       研究者选择407名6到13岁患多动症的儿童,每天给予18mg、36mg或54mg的缓...
  沈阳晚报讯:独生子女素有“小皇帝”的雅号,因父母的娇惯、溺爱,形成儿童种种不良习惯,最后招致疾病,活动过少加上丰厚食物,养出一个个小胖墩儿,对已是病态的孩子视而不见,孩子好动、任性,不加区分一味迁就,助长乃至纵容儿童...
  脑电图及脑地形图对多动症的诊断有何意义   脑电、地形图可用于多动病的辅助诊断,但不具有特异性,多动症病人的脑电、地形图可有异常,一般病情越重,脑电、地形图的异常程度越高。...
  以往认为,多动症是一种儿童自限性疾病,随年龄增长,可自然消失。现经学者们长期追踪观察发现:(1)仅部分多动症患儿可自愈多数患儿的症状可延续至成年。(2)治与不治,早治与晚治,在疗效和预后上,可有显著的差异。因此,目前一致的...
  一、 防护措施:   1. 加强优生优育宣传教育,避免孕妇情绪激动、上呼吸道感染等情况,孕期不能滥 服药,杜绝近亲婚配,防止产伤。   2. 防止头部外伤及药物中毒,预防和及时治疗脑炎、脑膜炎等多种疾病。   3. 饮食应富...
  多动症   多动症是中枢神经系统内的某个机制出了毛病所致。有许多因素已被认为与多动症有关,包括遗传、怀孕时期抽烟、出生时氧气不足、食品中的人工添加物、环境污染物、铅中毒、胎儿期的创伤。含水杨酸盐的防...
  儿童多动症的治疗,包括心理教育治疗和药物治疗。关于多动症的药物治疗,国外主张用精神振奋剂治疗,但英国则很少应用。一般认为轻度儿童多动症可以用教育、引导的方法纠正,但中、重度多动症,单纯用心理教育、家庭辅导等...
  治疗儿童多动症的药物包括中药(方剂、中成药)和西药,中药一般没有副作用,而西药则有许多毒副作用,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中药治疗是解决多动症的理想方法之一。   当儿童进入学龄期仍不能集中注意力,并有学习和行为障碍...
  有人曾总结17种儿童的行为表现,结果发现只有失眠、食欲减退、胃痛和头痛4种与药物有关,且食欲减退和胃痛与剂量有关。服用精神振奋剂出现倦睡、脑晕、皮疹、抽动、害怕或颤抖等,则可能用量过大或对此类药过敏。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