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晚间,广州发生公交车爆燃事件,截至当日22时30分,事件共造成2人死亡、32人受伤,所有伤员均已被及时送医救治。   很多人都抱着侥幸心理,认为灾难不会降临到自己身上,然而等到事故发生却往往为时已晚。因此,我们...
  据媒体近日报道,温州两名女子一起吃烧烤,但由于服务员的操作失误,将酒精直接倒在明火上,导致其中一名女子瞬间被大火包围,全身被烧成焦黑。由于火烧得太旺,服务员和另一名女子也有不同程度的烧伤。身体突然起火不要过于...
  日本有木质结构的建筑,还有一些水泥建筑的住宅使用自建的采暖与厨房设备,极易发生火灾。对此,日本政府要求居民住宅必须配备火灾报警器。   据日本政府2006年6月颁布的《消防法》规定,所有的住宅都有安装火灾报警器...
  1月14日凌晨,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解放塘社区,一栋住宅楼室外停车棚内的电动车起火,浓烟向楼道蔓延,造成向楼道逃生的8名居民死亡。   火灾时有发生,根据“中国消防在线”网站报道,全国每年发生火灾约15万起,自2010年以...
  8 月 12 日晚 11 时20分,天津市塘沽开发区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事故,现场火光冲天,附近居民能听到巨大的爆炸声,有强烈震感。爆炸原因及伤亡人数正在调查核实中。   目前现场有不少人因为爆炸所致的冲击受伤,...
  受访专家: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所长 黄跃生  黄跃生,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为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所长,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
  主讲人: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烧伤整形科副主任医师  王磊   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的阴影还没挥散殆尽。8月22日,山东桓台润兴化工爆炸事故又牵动着大家的心。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我们并非束手无...
  前几日,重庆九龙坡区石坪桥五一新村41栋4楼一住宅起火,消防方面于接到报警后紧急赶赴现场进行处置,火灾中未造成人员伤亡。   现正值三伏天的中伏阶段,因为天气炎热,居民家庭用电量也随之增加,也是夏季火灾的多发期。...
  三、野外居住   1.搭建庇身所   睡眠和休息是人类基本的生理需求,因此,在野外要搭建庇身所。庇身所可以遮挡阳光、防风避雨,保持一定室温。如果山风使得庇身之地不安全,可以沿着同一条等高线寻找,亦可寻找天然...
  五、复杂地形行走   野外探险者将要遇到各种各样的复杂地形,都要勇敢面对。   1.山地与雪坡   (1)山地   原则是有道路不穿山林,有大路不走小路;方法是大步、小步和休息交替进行。   攀登岩石拟采用...
    试想一下:当你到达露营地后,你让自己的小孩在附近玩耍,而你又忙于扎营,大家都准备进入兴奋状态时,一些意外事故发生了,如擦伤,割伤。其实,这样的情况时常发生,因而,为你的露营之旅准备好一个储备充足的急救药箱是非常重...
    在旅游过程中,有些人整天在惊涛骇浪中颠簸也怡然自得,有些人却平地乘车便会引起不适,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四肢发冷、恶心呕吐等晕船、晕车现象,医学上称之为“运动病”。   从生理学角度分析,人的内耳有一...
      一要注意选择有接待能力的森林公园为主要目的地。这些森林公园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接待服务设施。       二要注意弄清目的地最佳旅游季节。一般说来,北方森林公园的春、夏、秋三季,景观特色比较...
     野外露营选址要点:   地面要平坦:在露营时,在落叶森林的层层落叶上或者针叶林铺满地面的松针之上、某些富含矿物质的土壤上、水流边的沙滩或者碎石堆上,都是搭建营地的好地方,因为这些地方都很平整。当人躺...
     当我们在山野里步行,想要到达目的地时,通常都有最简便的正确路径存在,同时也有迷路时能够安全脱逃的路径存在。因此,我们必须尽快找出这些安全又便捷的路径才是上策。   想要培养寻找正确路径的方法不外是...
  当自己和队伍出现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救助才能脱险时,应懂得基本的求救、呼救方法。      信号种类   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周围的环境条件,发出不同的求救信号。一般情况下,重复三次的行动都象征寻求援助。 ...
  在所有高大的山岭区域,雪崩是一种严重的灾害。   松软的雪片崩落   降在背风斜坡的雪不像山脚下的雪那样堆积紧实。在斜坡背后会形成缝隙缺口。它中能给人的感觉很硬实和安全,但最细微的干扰或者像一声来复枪...
  在野外穿越或探险时,除了要配备那些专业装备外,还建议你带上一个小小的野外急救盒,在关键时刻说不定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盒:最好选择一个铝制或不锈钢制的饭盒(最好是带把手的)。因为饭盒本身可以用来加热、...
  当意外发生时,冷静地面对及处理是极为重要的,千万不能慌了手脚而延误救治的黄金时机,所以在急救的过程中,如何区分伤者的严重性,决定送医的顺序是不容轻视的环节,否则轻则造成伤者的伤势恶化,重则可能会导致一条生命...
  造成失温的原因为:海拔愈高,气候的变化愈大,当缺乏适当的保暖设备,或长期暴露在气候恶劣的低温环境下,特别是精疲力竭、衣物潮湿的情况下时,会产生体温下降的生理反应。当体温降到摄氏35度以下时,人体即已进入失温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