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动症儿童的体格检查中,多动症患儿一般并无明显异常的阳性体征,在临床中,也可出现一些轻微的神经体征,这些神经体征又有别于麻木、瘫痪等“硬性”体征,因此,对一些无定性或定位价值的轻微神经体征,称为“软性”神经体...
世界卫生组织1978年公布的《国际疾病诊断分类手册》第9版,将本病命名为“儿童期多动综合征”,共分为4型。
1型:单纯活动过多和注意障碍,以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和活动过多为主要表现,并无明显的行为障碍和发育迟延。...
心脾气虚证多动症与心气虚证及脾气不足,痰浊内阻证的主要临床表现均有神思涣散,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面色不华或萎黄,舌质淡、边有齿痕等。
鉴别要点为:
(1)心气虚证:虽多动而感心悸气短,精神倦怠,自汗多,记忆...
中医目前对多动症的辨证分型可概括为以下几类:张永等辨证分为三个证型:①心气虚亏;② 心肾两虚;③心阴亏少。宋知行分为三个证型:①阳气不足;②阴精亏少;③湿热蕴结。张永华辨证为三个证型:①肝肾阴虚、神动智变;②心脾气...
魏瑞陶等通过对106例多动症儿童的血型分布调查,结果发现:B型患儿47例,占44.34%;O型31例,占29.25%;AB型15例,占14.15%;A型13例,占12.26%。据日本人报道,B型血型的人性格是:我行我素,最怕受约束,随心所欲,较为大意,丢三拉四,固执,顽...
自Jasper(1938年)报道71例行为异常儿童中71%有脑电图异常以后,有不少学作从事于这方面的观察,迄今已积累了较多的资料。1982年《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报道,脑电图异常率为 45%~90%;1986年《中医杂志》报道,40例多动症...
皮肤试验指的是乙酰胆碱皮内试验和酚妥拉明皮内试验。前者是我国学者颜文伟于1979年创用的,经国内多次使用,发现其试验阳性率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87%,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 ,漏诊率和误诊率较低,是诊断多动症的一种有价...
肝为刚脏而性动,主筋藏魂,其志怒,其气急,体阴而用阳。肝主人体生发之气,肝气生发则五脏俱荣。小儿发育迅速与肝关系极为密切,有肝常有余的生理特点。若久病耗损致肝体之阴不足,肝用之阳偏亢,则可见性情偏拗、冲动任性、动...
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开窍于耳。肾为水脏,水中有“元阳”,能化气而产生生命。水气潜行地中,为万物受命之根本,真水之气上行夹脊,至脑中为髓海,泌其津液,注之于脉,以荣四肢,内注五脏六腑,随相火而潜行于周身。肾为作强之官,出技...
儿童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并不是绝对的,它主要是指其主动注意力减弱而被动注意力增强。上课时需要注意力集中时,他往往心不在焉,不专心听讲,而窗外的鸟叫、蝉鸣声对他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能使他转眼向窗外。做作业写写停...
世界卫生组织1978年公布的《国际疾病诊断分类手册》第9版,将本病命名为“儿童期多动综合征”,共分为4型。1型:单纯活动过多和注意障碍,以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和活动过多为主要表现,并无明显的行为障碍和发育迟延。2型:伴有...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和神志状态,是阴阳保持对立统一协调关系的结果,反之,阴阳失调则是机体神志反常的基本病理之一。《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静阳躁”、“阴在内,阳之...
根据国际诊断标准,这类儿童必须有注意力涣散、冲动任性和活动过多三个特征。
注意力涣散(至少具备下列中的三项)
1、 做事情往往有始无终。
2、 上课常常不听讲。
3、 注意力容易随境转移。
4...
倒退20年,医院里很少有家长带孩子来就诊多动症。然而近些年,到医院来给孩子看多动症的越来越多。这显然不是由于我国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率有了迅速提高,而是说明人们对子女的教育更加重视,以及科学知识的普及。实际上,被...
【诊断】
因到目前为止,尚无明确的病理变化作为诊断依据,所以目前仍主要是以患儿的家长和老师提供的病史,临床表现特征,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精神检查为主要依据:
1.症状标准:与同龄的大多数儿童相比下列...
有些家长经常会发现孩子表现得很淘气、爱说、爱动、爱闹,甚至爱打架骂人,有些家长就会说,这是孩子聪明的表现。现代最新医学证明,孩子的各种表现,只要是理智的,听话的,就都是健康正常的,若表现得过分,不能听话,无法控制自己...
由于多动症在临床表现上没有特异性,许多疾病带有的某些多动症状常常与真正的多动症相混淆,导致误诊。如儿童的智力低下、顽皮、儿童精神分裂症、学习能力障碍、孤独症、多发性抽动症等,这些都可以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
儿童多动症又名儿童多动综合征、注意力缺陷障碍、注意力不足多动障碍、轻微脑功能失调功能失调、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综合征、多动性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疾病。其症状以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多、冲动任性、自...
一、多动症儿童的心理缺陷
儿童患有多动症后,其身心状态发生很大变化,产生许多缺陷,注意力涣散,情绪激动或消极悲观,学习困难等。而最突出的缺陷表现在:对周围事物感知缓慢,范围狭窄,分辨力弱,缺乏认知的主动性和积极...
关于多动症可否用药,曾争论多年,近20年,随着儿科学、神经精神病学、心理和教育学的重大进展,大多数专家诊断儿童多动症一经确诊,就可以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但仍必须谨慎,用药标准:
1、年龄在7岁以上,完全具备多动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