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发烧是儿童的常见病,许多家长都会自行处理。但如果孩子出现了超高热,即体温≥41℃,就要立即住院治疗。因为超高热往往是孩子病重的信号,对身体有许多损害,甚至会诱发患儿猝死。   促发高热惊厥   高热惊厥欲...
  宝宝发烧,父母固不必大惊小怪,却也不能掉以轻心,导致病情不可收拾。父母应学会如何有技巧、有知识、有智慧地面对它。   发烧是因各种疾病引起的身体防卫性反应。研究显示,身体负责吞噬细菌的白血球,在体温升高时(3...
  到了人间4月天,手足口病又进入传统高峰期。往年手足口病的肆虐很多家长都还心有余悸,但是专家提醒家长,手足口病可防可治,家长无须恐慌,但是要避免进入手足口病防治的误区。   误区一:亲吻孩子不会传染疾病   中山...
  妈妈的吻是传达母爱最直接的方式,也是母亲和宝宝之间沟通的最佳语言。然而这种亲昵带来的未必全都是甜蜜和温馨,也可能酿成致命悲剧。   曾经,一则报道引起广泛关注,英国母亲露丝•斯科菲尔德出生仅11天的女儿珍妮...
  小儿体温若口表在37。5℃-38℃之间长达2周以上,可认为是长期低热。长期低热会影响机体的调节功能,并使消化液减少,消化酶活力减低,吸收功能下降,造成负氮平衡,自身的蛋白质分解增多。此时,患儿容易出现虚弱、消瘦,免疫功...
  新闻背景:各省卫生厅发通报 手足口病疫情开始抬头   4-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各省卫生厅通过最近数据的监控,纷纷发出疫情通告。   河南省卫生厅:进入4月以来,河南省手足口病疫情开始出现抬头的迹象。   湖...
  手足口病 年年有   武汉市儿童医院消化内科梅红主任介绍,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
  导致小儿发烧的原因   人体有一整套调节体温的自动控制系统,使人体的体温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由于种种原因,当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或体温调节中枢本身功能紊乱时,产热大于散热,则体温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烧。根...
  1.麻疹   麻疹俗称“打糠”。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鼻咽部的分泌物飞沫传播。   一个健康小儿与麻疹病人接触后,大约要经过10天到半个月的时间开始发病,这段时间,我们称潜伏期。   发病开始...
  初夏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儿童抵抗力差,极易被传染。昆明市疾控中心的疫情监测数据显示,昆明此时多发传染病为流行性腮腺炎、感染性腹泻和伤寒等。市疾控中心主任邱泓介绍了相关疾病的防治知识及预防措施,并提醒家...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角痛,...
  手足口病侵害着诸多孩子的健康,这种病大多因为一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一般流行于气候转暖的时候。   以往,北方大多在5月末、6月初开始逐渐进入高发阶段,由于今年气温的升高迅速,专家提醒,现在就应开始预防此类病毒。...
  记者从河南省卫生厅获悉,患手足口病的不仅仅是孩子,其实,大人也能感染手足口病病毒,且很容易将病毒传染给孩子。所以防范手足口病,更应该从自身做起。   如何护理手足口病患儿,才能提高救治成功率?河南省卫生部门日...
  广东省省卫生厅通报称,截至今年5月23日24时,全省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9094例,比去年同期下降56.19%;报告重症病例194例,比去年同期下降68.40%;报告4例实验室确诊死亡病例(均为幼儿),比去年同期减少86.67%。手足口病疫情比...
  5月24日,省卫生厅通报称,今年以来,全省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9094例,大部分为轻症,其中4例确诊死亡(均为幼儿),均比去年同期明显下降。但同时也提醒社会注意,5月―7月是我省手足口病高发季节,今后一段时间报告病例数将会呈...
  不久前,国家卫生部刚通报了4月份传染病疫情报告。在丙类传染病中,俗称“大嘴巴”的流行性腮腺炎赫然列居首位。又到春末夏初,恰逢“大嘴巴”的高发季节。数据显示,仅在上海因“大嘴巴”入院的患者年均可达千余名。 ...
  吃海鲜,小脸红成“关公”;遇到花粉,喷嚏打个不停;甚至无缘无故也会猛然一阵咳嗽……说起家中的过敏宝贝,不少家长都恨不得做个真空罩,帮孩子隔离一切过敏源。   过度讲卫生 失去抵抗力   为什么现在过敏的孩子好...
  随着天气转热,小儿手足口病又有疫情。该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目前尚无预防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下面介绍几种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的处方,供选用:   1.蒲公英20克、板蓝根20克,加水500毫升,煎至100毫升左右,分次饮服。此适...
  肝炎至今尚无特效疗法,大多用中草药作为辅助治疗。但小儿服中药较困难,因味苦引起呕吐,对较大的儿在喂药前要做好说服工作,喂药时间最好安排在饭前或饭后2小时。中药可煎浓,也可少量分多次喂服,以免引起哎吐。   “...
  目前,尽管许多出疹性疾病有了各种疫苗可以进行预防接种,但还是一些儿童被感染。只要妈咪对这些出疹性疾病有一定的了解,及时让宝贝接受正确治疗,居家进行精心护理,对宝贝的健康不会造成什么影响。妈咪需要做的是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