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宝宝远离疾病,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增强体质,有些妈妈会求助于各种保健品,而聪明的妈妈则懂得:给孩子经常摄入有营养的食品才是提高机体抗病力的基本保障。
选用食物滋补佳品
在饮食上,可为宝宝选用一些“药食...
请绝对不要让2岁以前的婴幼儿看电视。婴儿出生l个半月到2个月左右,对电视的反应会非常热乎。一旦让他坐在电视前面,他会非常安静地一直盯着电视看,假如你让他一整天都如此,那就糟糕了,婴儿的头部会对机械的声音产生反...
时下,有些年轻家长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一旦发现宝宝稍有不舒服就乱投医、滥用药。殊不知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对婴幼儿的身心健康有百害而无一益。
例如:
见热即退
发热是幼儿患病的常见症状,它是许多疾...
一般喂奶姿势
(1)以半坐卧姿,将宝宝以45度角度抱着
(2)使宝宝的大腿和小屁屁坐在自己的大腿上,让宝宝的头枕在自己的臂弯。
(3)宝宝开始吸吮时,记得注意一定要让奶嘴内充满牛奶,以免吸入太多空气。
(4)开始...
葡萄糖主要用于补充人体内的能量不足。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家长认为葡萄糖营养丰富,把它当作小儿滋补剂,不管小儿吃什么都放点葡萄糖,认为这样有益无害。其实,这种做法既不经济,又有害于小儿的健康。
除葡萄糖外,人体...
宝宝出生5天了,每天喝奶粉,不会吃妈妈的奶,妈妈的乳头太短他含不住,现在一喂奶就哭,有无合适解决方法,请高人指点。妈妈的奶水不足怎么办?
不管怎么样,你还是要锻练他吃母乳的,可以先让爸爸帮忙,爸爸抱着宝宝,妈妈将奶...
在春天,宝宝的生活要进行调适,以应合自然万物生发向上的特点。宝宝的调适一般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捂。
春季是由冬寒向夏热的过渡季节,天气特点是阳气渐生,阳寒未尽,时常有冷空气活动,天气多变且昼夜温差大...
由于小儿体质较弱,生病在所难免。在给小儿喂药时,家长应懂得有关服药的常识,掌握正确的服药方法。
1.给新生儿最好的喂药方法是:把药水(或将药粉溶于糖水中)倒入奶瓶,让小儿像吸奶一样服药。如果是少量药粉,可以直接...
误区一:洗澡会让孩子着凉
冬冬白天有点发烧,医生说是感冒,开了一些药。服药后冬冬的烧基本退了。可是到了晚上,冬冬又发烧了,38.5℃,服药又不见效。冬冬妈赶紧给医生打电话。医生详细询问了冬冬的情况,基本确定没有...
低热是指口温在37.5℃~38℃之间的发热。如果低热时间长达一个月以上,则可称为长期低热。长期低热的病因以感染为常见,其中结核占第一位。其次为风湿热、尿路感染、胆道感染、副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牙周病、隐原性...
根据2007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统计,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24岁及24岁以下网民达7000万以上,其中网络成瘾总人数高达1000万。那么,是什么导致青少年陷入网络不能自拔呢?北京军区总医院青少年成长基地通过近年的研...
双薪家庭的父母,最烦恼的事情莫过于心爱的小Baby该交给谁带?根据媒体调查显示,有58%的人会交给长辈,有19%的人认为保姆是最佳选择。这表明除了长辈之外,保姆是家长的第二选择。但是,究竟如何去选择可靠的、对宝宝生理、...
发烧是婴幼儿的常见病症,除了在医院予以治疗外,更多的还是需要家人悉心照护。但家有发烧宝宝,究竟应该如何护理呢?
发热其实是人体对疾病的一种防御反应,但让很多新手妈妈感到担忧的是,为何自家宝宝常常生病、发烧...
由于幼儿体质的缘故,宝宝经常会发烧。这时,小儿新陈代谢加快,营养物质和水的消耗大大增加。而此时消化液分泌却减少,消化力减弱,胃肠运动减慢。
所以这时宝宝的饮食原则有三:
1、供给充足的水分
2、第二补...
每天给宝宝洗澡,使宝宝清洁、舒适、血液循环加强,可以保护皮肤、预防感染。
沐浴前:准备好所需物品:浴盆、棉花球、小方巾、浴巾、尿片、衣物以及婴儿护理产品。
沐浴时:
(1)调节好水温,脱去宝宝衣物,用大毛...
各式各样的“增高”广告铺天盖地,一时间令许多身材矮小者跃跃欲试,就连不少儿童家长也纷纷盘算着让自己的孩子服用一些“增高药”,使孩子长得更高一些。对此,儿科发育专家提醒,青春期是儿童一生中的重要生长期,儿童增高...
不少父母有着这样的担忧: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期间,每天背负沉重的书包,会不会对脊椎造成不良的影响?怎样选用书包才能避免对腰背等处的伤害呢?
1.质料要轻
由于学生已经要携带大量的书本和物品回校,所以为避...
“小宝的身体摸起来热热的,是不是发烧了?”
妈妈们,当你们惊觉小朋友的体温稍为有点高时,千万别胡乱退烧,急着带宝宝去医院,或是要求医师施打退烧针哦!看看我们给你的建议再行动吧!
宝宝体温好象有点高,看样子宝...
街头时尚越来越冲击我们的眼睛,除了辊轴溜冰宝宝、滑板宝宝、单车宝宝经常在我们面前呼啸而过之外,现在街头又流行起了“暴走鞋”宝宝。
暴走鞋——一种鞋底带有滑轮,只要按下按钮就随时可以在马路上变“步行”...
入浴时无原因的血压下降、脑部供血不足、出冷汗、心悸、视物不清,本想蹲下去却摔倒在地。
以上这些情况的发生是因为入浴时血管扩张、流向头部的血液减少而引起的。お
注意避免使孩子摔倒、头部碰撞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