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粉,非天庭之花,系葫芦科植物栝楼的块根。
为什么称栝楼根为天花粉?明代陈嘉谟认为“栝楼根名天花粉,内有花纹天然而成,故名之”;李时珍认为“其根作粉,洁白如雪,故谓之天花粉”。
“秘方”溯源
天花粉...
自古以来,众人皆知当归是一味妇科常用药。由于当归专长于调理血分,妇女有经产诸疾,与血有密切关联。故李时珍曰:“当归调血,为女人要药”。无论古今,凡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或崩漏以及产后恶露不净等疾,治方中皆离不开当...
骨碎补又名猴姜、毛姜,为多年生水龙骨科植物槲蕨的根茎,主要产于广西、广东、四川、云南等地。此药味苦,性温,有活血化淤、消肿止痛、补肾续筋的效能。对肾虚腰痛、筋骨损伤、耳鸣、斑秃等有较好疗效。
新近研...
我的邻居老林采用一偏方治疗肛周湿疹,不到半个月就治愈了。方法是:取新鲜柳枝(梗)300克至400克,剪成短节放锅内,连同从中药店买来的苦参20克,加水一起煎熬,然后用药水洗浴患处,每日洗3次,煎好的药水下次加热后仍可使用。
...
我以前经常感冒,落下咳嗽的病根,而且每年都发病,每次持续两周左右,让我受尽煎熬。为此,我服过很多止咳药,也用过冰糖蒸梨等偏方,效果均不理想。后来,从朋友处得到一个妙方,照方用了1天,症状明显减轻,3天之后便痊愈了,而且未再...
我前一段时间出现视物模糊,做了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提示“早期:左眼视网膜广泛的微动脉瘤强荧光,散在的斑点状出血遮蔽荧光;中晚期:双眼颞上似有新生血管性强荧光,左眼黄斑荧光渗漏未见增强。印象:双眼背景型DR。”有医...
小儿阴虚多汗方(方名生芪白术散)
方药:生黄芪、大枣各15克,白术、糯稻根各9克,党参12克,防风3克,煅龙骨(先煎)、煅牡蛎(先煎)各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益气养阴。
主治:汗证。
加减:气阴两虚(症...
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遍地野生,取之甚便。它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的干燥全草,性寒,味苦、甘,入肝、胃经,具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功效,在中草药里属清热解毒类药物。传统上以新鲜的蒲公英捣烂,外敷患处,或单独煎水内服...
杏在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早春时节,那些探出墙头的枝桠,缀满红中透白的花苞,迎风摇曳,婀娜多姿,惹得历代文人骚客佳句如林,陆游有“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叶绍翁“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杨万里“...
方药:太子参、生黄芪各30克,云茯苓、生薏米、枸杞子各20克,川断、桑寄生各15克,泽兰、泽泻、丹参各12克,凤尾草、车前草、百花蛇舌草各25克。
功效:健脾益肾、渗利水湿。
主治:慢性肾炎脾肾气虚证,症见:身倦乏力...
(方名益气排石汤)
方药:生黄芪60克,金钱草、海金砂(包)各30克,石苇、鸡内金各25克,炒白芍、生地黄各20克,山药、郁金各15克,升麻、枳壳、菟丝子、川牛膝、王不留行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口服,14天为1个疗...
清代名医王洪绪在前人的基础上,编著了《外科证治全生集》一书,并创立了以阴阳为主的辨证论治法则,同时,将家传秘方阳和汤、醒消丸、小金丹、犀黄丸等公诸于世。直到今天,这些方剂都还在临床上广泛运用。现在就让我们一...
治口臭方
平素有口臭的人,如症状较轻,不妨用藿香3克、薄荷1.5克、白菊花6克、绿茶少许,以沸水冲泡代茶饮,能带来清新的口气。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
中医学认为,胃火灼盛、肺胃郁热、大肠实...
治产后血晕
荆芥穗研末9克,水煎过滤服。表虚自汗者忌用。(摘自《健康之友》)
点评:“产后血晕”是指产后失血过多而突然引起头晕眼花、恶心呕吐,甚至昏迷之症状。荆芥穗有祛风解表、止血之功,常用于产妇肝热...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烹调中常用的香味调味料——小茴香。
小茴香,又叫小茴、谷茴香、小香,为伞形科草本植物。叶片呈丝状,开黄色小花,子实如稻谷,可作香料,又可入药,其茎叶嫩时可吃。
小茴香味辛性温,含挥发油。...
自去年9月以来,也许是初入幼儿园还不适应,再加上寒冬渐至, 气侯多变, 两岁半的儿子一直咳嗽不断。9
虽说这不是什么大毛病,市面上看似对症的药品也不少, 可就是因为药太多, 反而不知道哪一种才最好,。思量再三, 觉得...
孙宁铨(1923~1991)主任医师,全国着名中西医结合妇科专家。江苏吴江人,上海同德医学院毕业,在苏州江南医院、江苏省中医研究所等单位任职。曾担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妇科筹委会主委。长期从事中医妇科研究工作,尤其长于痛经...
唐朝时,阿城镇上住着一对年轻的夫妻,男的叫田铭,女的叫阿娇,两人靠贩驴过日子。阿铭和阿娇成亲五年后,阿娇有了身孕,不料,阿娇分娩后因气血损耗,身体很虚弱,整日卧病在床,吃了许多补气补血的良药,也不见好转。阿铭听人说驴肉...
中医认为湿邪属阴邪,是六淫之一,其特点表现为重浊而粘腻,人为湿邪所困则气血运行受阻,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藿香是知名的芳香化湿药,它的应用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本草述》、《本草再新》、《名医别录》等书中均...
制剂:片剂,每片含干浸膏0.3克,相当于原生药2克;冲剂,每袋15克;合剂,每瓶500毫升,含生药120克。
功用:清热解毒,临床主要用于热毒痈肿疮疡等病症。
注意:鲜品或生品用量过大,可引起缓泻等不良反应。
临床妙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