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性早熟,在祖国医学里还没有这个病名,历代的中医文献也都没有治疗这种疾病的记载。黎教授认为,根据中医理论,小儿属稚阴稚阳之体,阴阳容易出现失衡状态。《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七岁肾气盛,齿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
本方组成 升麻6g,葛根12g,炙黄芪15g,熟附子6g,肉桂3g,菟丝子9g,白芷6g,石菖蒲3g。
功能 益气升阳,祛霾利窍。
主治 用于耳眩晕、耳聋、耳闭、脓耳、鼻窒、鼻渊、鼻鼽、喉痹、喉喑、乳蛾、口疮、目翳、目障,属脾...
治心虚热失眠方
(一)“千里流水汤”治虚烦不得眠方:
半夏、麦门冬、茯苓、酸枣仁、甘草、桂心、黄芩、远志、萆薢、人参、生姜、秫米。
上十二味(口父)咀,以千里流水一斛煮米,令蟹目沸,扬之万过,澄清取...
食盐 咸,寒,入肾、胃、大肠经。有清火、解毒之效。治疗肾阴虚的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宜用淡盐开水送服,即是取其能入肾。
生姜 辛、微温,入肺、脾经,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咳,温肺止咳之效。治疗风寒感冒...
“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出自第十回。秦可卿身染重病,贾珍托冯紫英请来太医张友士。张太医详细辨证后,便开出了这个十六味药的方子:
人参二钱,白术二钱土炒,云苓三钱 熟地四钱,归身二钱,白芍二钱,川芎一钱五分,黄芪...
《金匮要略》曰:“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者,此汤主之。”方由三味药组成:黄芩一两,生地四两,苦参二两。从条文和药物组成上可以看出,该方具有清热凉血,解毒燥湿,滋阴养血之功效;主...
据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刘占文介绍,中药有寒、热、温、凉四气和辛、甘、酸、苦、咸五味。其中,辛能散,甘能缓,酸能收,苦能涩,咸能入肾。不同口感的中药也就具有不同的药效。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因此,对于医师所开出...
唐代医药学家陈藏器介绍猕猴桃的功效为“调中下气、主骨节风、瘫缓不随、长年白发”。现代医学研究分析,猕猴桃果实含有糖类,蛋白质中氨基酸丰富,蛋白酶十二种,维生素B1、C、胡萝卜素以及钙、磷、铁、钠、钾、镁、氯...
急性充血性青光眼,起病急,眼压迅速升高,用手按摩眼球,感到坚硬如石;青光眼急性发作时,可发热恶寒,恶心呕吐,眼疼头痛剧烈,视力减退或失明。慢性青光眼,起病缓慢,眼压逐渐升高,可在毫无症状的情况下逐渐失明;慢性青光眼晚期视...
出院回家后,偶然在网上看到玉米须有利尿、降压、利胆和止血等保健作用,其水煎剂的利尿作用虽不及西药来得快,但作用却比较持久;对肾炎、肝炎等有很好的治疗作用;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的病人喝了,可以降血脂、血压、...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顽固难治的消化系统常见多发病,在此基础上伴发的不完全型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则被视为胃癌前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学“痞满”、“嘈杂”、“胃痛”等范畴。其机理以脾气虚弱为本,气滞血瘀、...
对于骨伤患者,在复位、固定的同时,应给予骨伤科药物治疗,以加速康复。有几种中成药效果很好。
1.伤科接骨片:本药由红花、土鳖虫、朱砂、马钱子粉、没药(炙)、三七、海星(炙)、鸡骨(炙)、冰片、自然铜(锻)、乳...
生化汤首见于《傅青主女科》一书,方由当归、川芎、桃仁、黑姜、炙草五味组成。用童便、黄酒各半煎服。其功用是专治因产后血虚阴亏血瘀留滞等。瘀血除去,新血始生,若单用破瘀则血愈伤,单用补益则血反滞。故方中用芎、...
中华中医药学会庄乾竹博士推荐了一道祛除痱子的食疗方———三豆汤。用绿豆、红小豆、黑豆各10克,加水600毫升,小火煎熬成300毫升,可以加适量白糖,让孩子连豆带汤吃下即可,可以长期服用。
中医认为,痱子是由于暑...
——白虎汤与乙型脑炎
话说1954年暑天,石家庄地区久晴无雨,当地出现了流行性乙型脑炎,患病人数众多,用西药治疗均不奏效。后经中医辨证属暑温,用白虎汤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此后,在北京、南京、沈阳、天津、上...
治咽喉肿痛:金银花、麦冬、桔梗各50克,水煎代茶饮。
治扁桃体炎:金银花、连翘各25克,玄参、生石膏各30克,山豆根15克,黄连、牛蒡子、酒大黄、黄芩各9克,桔梗、甘草各10克。儿童剂量酌减,日1剂,水煎分3~4次服。并耳垂...
现代研究也证明,六味地黄丸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对慢性肾炎、高血压、糖尿病、神经衰弱等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祖国医学认为,药物养生应注意季节、时令之变化及人体机能的反应。由六味地黄丸为基础加味组成的...
所谓的“中药抗生素”并不是真正的抗生素,药品分类中也不属于抗生素种类。之所以会有“中药抗生素”的说法,是因为人们在使用中草药和中成药的过程中,发现很多药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一定种类微生物的作用,如大青叶对金黄...
血是人体最宝贵的物质之一,它内养脏腑,外濡皮毛筋骨,维持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机能活动,使目能视、脚能步、掌能握、指能捏、神志清晰、精力充沛,这些都是血的功能。若血虚,不能营养人体,则面色无华、视力减弱、模糊...
北京中医医院中医特色科李建主任提醒,早期、正确的诊断是治愈肺结核病的首要条件,如果你同时有以下3个症状,那你就是一位“可疑症状者”,就应当想到自己是否患上了肺结核病:1.咳嗽咳痰超过三周;2.咯血;3.发热或胸痛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