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玉米须煲瘦肉 玉米须30g,瘦猪肉100g。将玉米须、瘦猪肉加水共煮汤。待熟后去玉米须,饮汤食肉。也可用玉米须单味煎汤,当茶常饮。
2.蚌肉苦瓜汤 苦瓜150~250g,蚌肉50~100g。将活蚌放清水中养2天,然后取蚌肉,与苦瓜...
恶心食疗方-韭菜饮
〖 原 料 〗: 鲜韭菜500克、鲜生姜50克、冰片3克。
〖 做 法 〗: 将鲜韭菜、鲜生姜捣碎同挤汁,再放入冰片溶解即可。
〖 用 法 〗: 每日1剂,分2次饮用。
〖 作 用 〗: 开窍醒神,回...
1.食泻多吃一点就拉肚子,这是脾胃虚寒、消化不良的表现。
食疗方法:将扁豆炒熟或煮熟后食用。扁豆有健脾和胃、除湿止泻的作用。
2.虚泻肠子咕咕作响,头晕目眩,有时便稀水,这是脾胃虚弱的表现。
食疗方...
腰痛是指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痛有定处或部位不固定。可持续或间断发作,或伴有酸、重、热、冷、木、胀、拘急等感觉。临床一般分外感,内伤、外伤等三大类,而主要是前两类。中老年人患腰痛不在少数,在此向读者介绍药膳方...
跟痛症是指多种慢性疾患所致的跟骨跖面疼痛,多发生于中年以后的男性肥胖者,一侧或两侧同时发病。本病是中老年临床常见、多发病之一。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足根为肾所主,肝肾亏虚,则筋骨不健,跟骨疼痛,当以补益肝肾,强健...
冬天天气转冷,正是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季节。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出现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由于该病的病程较长且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故该病又被叫做“老慢支”。该病患者常出现咳嗽(以早...
便秘是危害老年人肠道健康常见的疾病,大约60%的老年人有便秘。老年人机体调节能力差,所以老年人便秘发病率高,对身体健康危害很大。
我今年80岁,曾患慢性结肠炎10年和慢性肠炎二三年,治愈后,又发生便秘,苦不堪言。...
据报道,我国慢性乙肝携带者人数约有1.2亿以上,其中最后死于肝硬化的约有25%。专家强调,目前尚无
特效杀灭乙肝病毒的药物,因此日常饮食治疗对患者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养阴里脊肉
里脊肉300克,鸡蛋2个,女...
震颤麻痹在医学上名为帕金森病,继发于其它明显诱因者称帕金森综合征。该病对中老年人健康影响甚大,中医治疗多以滋补肝肾、熄风活血为基本原则,结合药膳食疗的方法,以利于控制病情或缓解症状。现将一些常用的药膳方介...
传说诸葛亮在七擒孟获的过程中,很多将士水土不服。后经一小村寨,见村民面黄肌瘦,诸葛亮顿起恻隐之心,发放军粮施救。村民们十分感谢,一土著白发老人得知许多蜀兵患了热毒病时,便叫来自己的一对孪生孙女:“金花、银花,你们...
风热型
典型症状:发热重,恶寒轻,咽干咽痛,甚至咽喉、扁桃体红肿疼痛,鼻塞或鼻流黄涕,口渴,痰黏色黄等。
推荐食疗方:
银花豆豉粥:金银花9克,淡豆豉9克,水煎去渣,加入粳米60克,白糖适量,煮粥食用。每日1―2次,具...
我患无菌性慢性前列腺炎,夜尿明显增多,每夜四五次,折磨得我睡不了安稳觉。白天每隔半个小时小便一次,而且尿急、尿不净、尿痛、小腹疼痛,虽然经过中西药物治疗和理疗,但是疗效甚微。正在我束手无策之际,在报刊上看到了有...
麻疹又叫痧子、疹子。它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多发生于冬、春两季,其患者多为儿童。虽然我国一直采用给儿童接种麻疹疫苗的方法来预防此病。但近年来,麻疹在我国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中仍...
盗汗属“汗症”,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停止”为特征。根据盗汗病人的表现,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
河南省中医院王立忠教授说,排除病理性疾病外,盗汗多为阴虚所致,中医认为“汗为心液”,若盗汗长期不...
慢性疲劳综合征也称慢性疲劳和免疫功能异常综合征,它是指健康人不明原因地长时间出现全身倦怠感,卧床休息后不能缓解,患病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导致工作、学习及社会活动能力明显下降。有的还伴有低热、咽喉疼痛、头痛...
老年痴呆重在预防,及时合理补充脑细胞生理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能增强大脑的生理功能,从而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现介绍几则预防老年痴呆的食疗方法:
黑芝麻粥 取黑芝麻30克,略炒熟,加粳米100克,放沙锅内用小火熬煮成...
按照中医理论,便秘病因主要肠胃积热、气机郁滞、阴亏血少、阴寒凝滞所致。因而,便秘一症,中医辨证地主要分为热秘、气秘、虚秘和冷秘四个分类。
中医认为,香蕉味甘、性寒,入肺、大肠经,而性寒能清肠热,味甘能润肠...
竹茹性甘微寒,有清热化痰止呕作用。竹茹10~15克水煎饮服,可治饮酒后头痛、呕吐等症。
高良姜性味辛热,有温中止呕、散寒止痛之功。高良姜10~15克水煎服,可治饮酒太多,身寒呕逆。
苦参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祛...
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物品种更加齐全,营养更加丰富了,但其中膳食安排不够合理,营养不够均衡,从而引起相关疾病的增加。如何做到健康合理的膳食?首先要控制热量摄入,控制热能须控制主食及脂肪摄入量,尽量少...
茯苓是一种生长在松树根部的真菌。它性味甘淡,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作用,治病范围相当广泛,适用于水肿尿少、脾虚食少、心神不安、失眠多梦等症,对妇女及老年人滋补效果最佳。
茯苓在《神农本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