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治疗原则是:第一是营养,第二是休息,第三是中药治疗。故中药治疗过程中,患者必须注意充分休息,讲究食物新鲜、易消化和营养丰富,特别是补充足够蛋白质、氨基酸。   有不少的肝病患者采用中药治疗肝病,但肝...
  女人肾虚十大表现 :     1、 黄褐斑。分析:肾气不足,不能滋润肌肤,常在颧部出现蝶形的消淡黄、黄褐或淡黑色斑块,边界清楚,而且经常伴有月经不调。 注意:避免日光曝晒,保持心情愉快。   2、 黑眼圈。分析:中医理论...
    在春天,由于气温逐渐变暖,时冷时热,人们的饮食和穿衣还不能完全适应变化,加上工作紧张,休息不好很容易“上火”。 上火的话我们就要考虑怎么样去火了?  “上火”在临床表现为口腔溃疡、唇舌肿痛、咽喉不适、疼...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的范畴。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消渴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   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将消渴分为三种类型:渴而多饮者为上消;消谷善饥者为中...
  中医为何重视辨证   辨证论治,亦称“辨证施治”,是我们历代祖辈于长期的疾病斗争实践的总结。辨证,是通过四诊搜集疾病的症状,并用中医理论加以归纳,分析所患疾病的病因、病性、病位,进而辨明所属之证。论治,即据证...
  外感辨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辨病位,即表里病位与具体病位;一是辨病性,即寒热属性与虚实属性。   辨病位   辨病位,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病变的表里病位,即表、半表半里、里三个不同的表里病位;一是确定...
  中医学认为失眠的原因虽然很多,但不外乎阴血不足或邪气外扰,前者为虚,后者为实,两者又常相因,伤及诸脏,致阳不入阴,神不守舍,形成失眠。   正因为临床上失眠的原因有实和虚的区分,所以失眠的治疗也要针对病因,该补的补,...
  中医认为,燥热之邪致病容易“伤肺”、“伤津液”,故本病特点是出现咽干鼻燥、咳嗽少痰或干咳无痰、皮肤干燥等干燥类症状。其一般病情轻浅,可及时治愈。但若失治,或滥用感冒药、抗生素等,则会无端损耗人体正气,加重病情...
  阻塞性黄疸统属于中医学“腹痛”、“胁痛”、“黄疸”、“蛔厥”等范畴,认为其成因是肝胆气郁,湿热壅滞,胆汁郁积,煎熬成石,或热毒炽盛,化腐酿脓,或虫体内扰,上窜胆道,导致肝胆阻塞,腑气不通,引发本病。胆总管为胆囊之延续部...
  中医认为,肥胖的形成与先天禀赋、过食肥甘、疏于劳作、七情过度、脾胃虚衰、痰饮水湿等有关。   1.先天禀赋 体形的胖瘦受先天禀赋的影响十分明显。中医认为体质阴阳刚柔的差异,是由先天禀赋决定的。《灵枢·阴...
  为什么肌肉会悄然“融化”?   “横纹肌溶解症,无论是创伤性还是非创性的,只是发病原因不同,病理过程基本一样。”李景云告诉记者。   他讲解说:绝大部分横纹肌是骨骼肌。当骨骼肌损伤,也就是“溶解”后,会释放出大...
  尿毒症患者由于常以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为突出表现,加之本病阴阳气血俱虚,寒热虚实错杂,故内服中药每每受到限制。而外治法可以弥补其不足,不仅可以拓宽治疗途径,还可提高疗效。故近年来尿毒症的外治法亦颇受重视...
  中医认为外感风寒、风热,或内伤肝、脾、肾及气血失调等,均可引起头痛。现介绍治疗一般头痛的小单方。   偏头痛 表现为头部一侧疼痛。   藁本、苦丁茶各6克,鲜荷叶15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细辛3克,白芷...
  低热证的辩证轮治,分述如下:   温病余热未尽,气液两亏所致低热:此型低热多见于温病中后期。其证除低热外,尚有汗出,心烦口渴,神疲乏力,欲呕不呕,苔少乏津,舌质红,脉虚数等。宜用竹叶石膏汤(竹叶10g,生石膏、粳米各30g,麦冬...
  一、 一般资料   本组67例,男35例,女32例。参考美国CDC 1993年HIV感染分类系统和艾滋病诊断标准,所选病例均分属B2、B3和C2、C3等级。其中CD4淋巴细胞在50~200mm3者17例,200~300mm3者23例,300~400mm3者19例,400~499mm3...
  中医对睡眠的认识   中医有关睡眠主要有4种理论:阴阳消长论、营卫循行论、心主神明论、脑主神明论。虽然临床上有“脑主神明”和“心主神明”的争论,但很多医家在承认心脑共主神明的同时,往往依据临床各有所侧重...
  在诸多养生法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导引、按跷、吐纳、坐忘这一类现称气功的自我身心保健法。《黄帝内经》提到:“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段话,前三句说的就是古代气功的锻炼。虽然这里没有铺展开具体...
  肾结石属中医学中的砂淋、石淋、血淋等范畴。中医治疗肾结石的方法很多,根据临床辨证分型不同,方剂也不同。常用方药大多都是清热利湿、利尿通淋的中药,如:金钱草、海金沙、石苇、瞿麦、冬葵子等,方中均应用鸡内金这一...
  西医认为口臭与牙龈病、口腔黏膜疾病和鼻咽喉疾病有关;中医学则认为风热侵袭、胃火上炎、肝火上冲、肝旺克土及肾虚火浮是其诱因,与中医学的腥臭、口中胶臭、口气秽恶、牙痈、坏痈、走马牙疳等相类同。   1. ...
  中医以防、治、养为一体,根据各自的养身喜好可以自行选自一种适合自己的中药疗法。为此小编特此收集关于肾结石的药膳疗法。   肾结石的保健药膳   药草茶   ①石苇冬葵茶   石苇30克,冬葵子30克,金钱草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