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能御寒”,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甚至将之作为隆冬时节劝人多喝一点酒的理由。但湖北省中医院专家指出,喝酒不但不能御寒,反而会降低人体的御寒能力。
据专家解释,喝酒后,酒中的乙醇进入血液后,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如今,各大小医院和诊所常可见到中医药膳师、针灸师、推拿师在执业,也常可见到针灸推拿科、康复科、社区养生保健室等专业科室。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正呼唤着具有良好的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知识和技...
切莫听信游医广告
有的病人生了病,盲目听信游医广告宣传,结果花了钱不说,病却不见丝毫好转甚至愈治愈重,给病人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和身心痛苦。那我们该怎么做呢?首先要到正规的医院就诊,那里的医生,责任心强,业...
小寒养生总原则:“小寒天最寒,三九防肾衰”。
1、小寒节气的气候及物候特点
小寒是24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是冬季6个节气中的第5个,在每年的公历1月6日前后,太阳黄经285°,斗指子位(北方偏东方)。
小寒,字虽...
小暑养生总原则:“小暑三伏天,最要防心炎”。
1.小暑的气候及物候特点
小暑是24节气中的第11个节气,是夏季6个节气中的第5个,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前后,太阳黄经105°,斗指未位(西南方向)。
因气温高,雨水丰...
惊蛰养生总原则:“惊蛰万物醒,要防神经疼。”
1.惊蛰节气的气候及物候特点
惊蛰是一年之中的第3个节气,是春季6个节气中的第3个,在每年的公历3月6日前后。
惊蛰开始,人们要理发、刮脸、洗头,走出户外,周末...
白露养生总原则:“白露天渐凉,气管当保养。”
1.白露的气候及物候的特点
白露是24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是秋季6个节气中的第三个,在每年公历9月8日前后。太阳黄经165°,斗指酉位(西方向)。
白露开始,早晚...
寒露养生总原则:“寒露天转寒,要防悲秋感。”
1.寒露的气候及物候特点
寒露是24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是秋季6个节气中的第5个。于每年的公历10月8日前后,太阳黄经195°。斗指戌位(西北方向)。
因天空气寒...
立秋的养生总则:“立秋天渐凉,要防燥伤肺”。
1.立秋的气候及物候特点
立秋是24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是秋季6个节气中的第1个,在每年公历8月7日前后,太阳黄经135°,斗指申位(西南方向)。
立也,始也,立秋标志...
清明养生总原则:“清明花吐蕊,外出防过敏”。
1.清明节气的气候及物候特点
清明是24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也是春季6个节气中的第5个。在每年的公历4月5日前后,太阳黄经15°,斗指辰位(东南方向)。
清,清澈,明,...
“心主神明”源流
心居膈上,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主神志。《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灵枢·邪客》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
两年前,国内发生的万名网民签名要求取消中医事件仍然令人记忆犹新;两年后,为何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现象呢?
中医养生书籍“走红”
曲黎敏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老师,她的“走红”源于去年应邀录制的讲座《黄帝...
立夏养生总则:“立夏天渐热,要防心过累。”
1.立夏节气的气候及物候特点
立夏是24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也是夏季6个节气中的第1个。在每年的公历5月6日前后。太阳黄经45°,斗指巳位(东南方向)。
立夏后,农...
芒种养生总原则:“芒种梅雨天,留神湿病生”。
1.芒种节气的气候及物候特点
芒种是24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也是夏季6个节气的第3个。在公历的6月6日前后,太阳黄经75°,斗指巳位(南偏东向)。
芒,指有芒的谷物,...
笔者从沪上不少中医机构获悉,因为前去求诊者太多,不少中医师纷纷以最快速度开出“速成”膏方,一个小时居然能开出七八副。为抵制这种滥开膏方的现状,沪上一些名中医开始拒绝给病人开膏方。在他们看来,膏方不是万能的,有...
伤寒并非伤于寒邪
古人称外感热病为时病,即与时间密切相关的疾病。以时间命名、归类外感热病的方法是中医的重要特点。其中节序与时病的发生即病因关系密切,如伤寒、温病、中风、湿温、热病、风湿等以五运六气...
春为四时之首,万象更新之始。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立”开始之意,立春揭开了春天的序幕。人们按旧历习俗开始“迎春”,我国的台湾还将立春这一天定为“农民节”。这是冬三月农闲后的最后一天休息,农事活动由此开...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春分日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南北半球昼夜相等。从这~天起,太阳直射位置渐向北移,南北半球昼夜长短也随之而变,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与之相反...
在我国历史上,一些善于养生的文人墨客,常把养生之道寓于诗联之中。这些诗联集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实为不可多得的佳句。如能常读多记,并身体力行,则对身心大有益处。
食惟半饱无兼时,
酒至...
遵从经意 博采众长
观叶天士奇络治法和用药,在深度和广度上较之前人都有很大程度的发挥和创新。叶天士善用古方,然师古而不泥古,有时只取其法,有时但求其意。其在用药方面受《黄帝内经》及张仲景、孙思邈、许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