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因患抑郁症选择轻生的领导干部时有发生。2010年2月5日,广东省茂名市检察院检察长刘先进跳楼,时年59岁;2011年4月28日,河南省洛阳市公安局纪委书记张广生跳楼,时年54岁;2011年9月21日,浙江省高院副院长童兆洪自缢身...
为了照顾父母,小云春节后换了一份新工作。可这份工作让他难以发挥才干,做事处处不顺。小云感到很失落,每天无精打采,到了办公室就觉得眼皮发沉,倦意十足。每晚睡12个小时也觉得“睡不醒”。父母和同事一开始以为他是犯...
一位三十多岁的女性电话求助咨询,因为自己晚上总会听到蚊子的嗡嗡声,并且这几天晚上浑身还会出现瘙痒的症状,晚上无法入眠,白天昏昏欲睡,最后无法正常的上班工作。 我问她,你和谁一起睡呢?丈夫是否听到了蚊子的骚扰...
云南读者陈女士问:我因为频繁咳嗽、身体常有明显紧绷感等到医院就诊,分诊人员让我到神经内科看。医生诊断我为“焦虑症”,给我开了抗焦虑的药物。我吃药一段时间后有点发胖,症状有一定好转,但不够满意。我还尝试了针灸...
历来就有“医不自治”的说法。说的是医生最好不要给自己或自己的家人治病,因为疾病发生在自己或家人身上时,在诊治的过程中容易掺杂不必要的忧虑和忧患意识,影响客观的分析和诊断,从而导致误诊误治。 我一个朋友...
独生子女常见的性格心理障碍主要有抑郁心理、孤僻心理、执拗心理、偏激心理、狂妄心理、冷漠心理等。其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成因,因而疏导的方法也各有讲究。 抑郁心理表现为沉默寡言,凡事都无兴趣,难得开心一...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抑郁症的年发病率约11%。抑郁症已成为全球第四大疾病,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仅次于冠心病的第二大疾病。德国中央精神卫生研究所精神病学家安德烈亚斯·林登贝格在《自然》期刊上撰文指出,生活...
镜头一 惊恐发作误以为是心脏病 某晚,张女士突然全身发抖、发冷、心慌、口干、血压升高、头晕,急诊心电图发现有轻微心肌缺血,给予丹参酮点滴后医生便叫其回家。类似情况在张女士身上已经发生了很多次,近来似...
小徐最近两个月每次睡觉时,半梦半醒之间,总能听见周围的声音,但奇怪的是,无论自己怎样用力,却都使不上力来,想大叫也叫不出声,想睁开眼或翻 身起床,却一动也不能动。拼命挣扎数分钟后,才终于醒来,人会觉得全身很累,有时甚至...
“老爸在我6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家里只有我一个小孩。”在广州白云心理医院接受治疗的旭向心理咨询师张星陈述自己的家庭状况。旭停顿了片刻,掏出一根烟,拿打火机点上,继续说,“我妈在我上小学三年级那年离家出走了,却又...
凡是心理上有困扰和问题,需要获得帮助、支持、治疗和指导时,你都可以去看心理医生。 具体地说: 当你有明显不平常的感觉和行为时,你应该去看心理医生。例如,总听到一个声音指挥、控制你。 当你有心理不健康...
理智和心理暗示的对抗越激烈,不好的结果就越快变成现实。比如失眠,如果失眠者不逼迫自己睡觉,他就会静静地躺在床上,很快睡着。但是,如果他采取相反的措施,用理智逼迫自己去睡,那么,越努力,就越睡不着。 吸烟酗酒者越...
“原本以为那是忘却忧愁的一剂良方,没想到却是将我推向深渊的刽子手啊,”23岁的阿东说起以前的故事,还是深深的感叹。 阿东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父母都是政府高官,“家里总是只有我一个人,阿姨做完晚饭就下班回家...
心烦 常因小事心烦、情绪激动,甚至无故发怒,什么事都看不惯,可能是焦虑。此时需要找个朋友倾诉。 过度担忧 总是莫名其妙地担心一些事情,如得了大病、恋人不忠、财物被盗、亲人出意外等,并因此坐立不安、心...
案例:开开,初一上学期,因为嘴角、肩膀、眼睛抽动来寻求心理咨询。他妈妈很着急,她说孩子生气、紧张和放松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张嘴巴、抖肩膀,挤了眉弄眼,很吓人。这种现象已经一年多啦,孩子平时学习成绩不错,也很努力,最近有...
网友求助: 张 女士刚退休的父亲最近好久都没有愉悦的表情,有一个月不下楼了,吃饭没有胃口,晚上不能入睡,早上醒的特别早。以前每天很乐意带小外孙逛街、玩耍、游戏, 现在没有心情陪伴孩子。有时说,人活着真没有意思,...
首先是患者自身方面的护理 教育已经懂事的患儿正视现实,要有勇气战胜恐惧,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优势,使生活更美好。在适当的时机,医生或家长应与患儿共同讨论癫痫,使他了解这方...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重性致残性精神疾病,起病往往比较缓慢,早期症状比较隐蔽,常不易被家属和周围人发现,而早期识别精神分裂症,对于诊断、治疗、早日康复和改善预后都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早期识别精神分裂...
现代社会,男人似乎总是活得很风光,但实际上也很累。据近日《洛杉矶时报》报道,在美国,男人自杀的可能性是女人的4倍,但只有一半男人被诊断出抑郁。这说明,许多男人的抑郁并非表现为悲哀、内疚、退缩等常见症状,因此被人...
已经记不清第几次有人建议我写拖延症了,心理斗争很久,终于下定决心——克服长期困扰我的拖延症,赶在交稿前最后一刻,把它完成吧。 调查拖延症,第一个让我喜忧参半的消息是,它的发病率大约为15%至20%,这说明,拖延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