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北方地区气温低、湿度小,很多人会感觉皮肤干燥,甚至出现瘙痒现象。这时,很多人会增加洗澡次数,以为这样可以减缓痒症。为此,皮肤科专家提醒加强保湿是关键,且洗澡不应太勤,在洗澡过程中少用或者不用香皂和肥皂。
专家解释说,冬季气温低、湿度小,导致皮肤水分蒸发量增加,保持水分能力降低,因此容易出现皮肤脱皮、发痒等症状。他建议:首先,应该多喝水,增加体内水分含量,同时在屋内摆放加湿器,增加空气中水分含量;其次,在饮食上注意调整,不要吃太多辛辣食物;第三,在洗澡过程中,应尽量少用或者不用肥皂和香皂,尽量直接用清水清洗。同时,洗澡不要太勤,以三天洗一次为最佳。老年人皮肤水分更少,最好5天洗一次。洗澡后,最好涂抹保湿乳液。
此外,专家还提醒,对于初从南方城市来到北方生活的人,如果皮肤痒症持续时间长,最好寻求专业医生帮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痒药物。
相关阅读:
为啥50岁后,各种病都来了?医生:这3件事别太勤快,对健康无益
吃生花生和吃熟花生,有啥区别?说出大实话,原来我吃错了
西红柿不能随便吃?提醒:这4类人,平时尽量少吃,要听劝
长期喝白开水和长期喝茶的人,谁的身体更健康?把实话告诉你
喝醋可以软化血管?别胡闹了,真正能通血管的有四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