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热养生关键在于“清”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立法。5月6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想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夏日,就要注意对身体进行适当的养生保健。生活家特别推出“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养生”系列专题,为您精选衣、食、住、行等全方位的生活资讯。

  入夏之后,天气逐渐变热。专家提示说,此时节,驱热除燥,需以“凉”克之,以“清”驱之。夏季养生的关键在于“清”,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思想宜清静。夏日酷暑炎热,人们容易闷热不安和困倦烦躁。所以,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神清气和,心静自然凉。

  二是食宜清淡。夏日的饮食应以清淡、质软,易于消化为主,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清淡饮食能清 热、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多吃新鲜蔬菜瓜果,既可满足所需营养,又可预防中暑。可适当增加稀粥以补充液体,如绿豆粥、莲子粥、荷叶粥等。可适 当饮用些清凉饮料,如酸梅汤、菊花茶等。但冷饮要适度,不可偏嗜寒凉之品,否则会伤阴而损身。另外,吃些醋,既能生津开胃,又能抑制、杀灭细菌,预防胃肠 道疾病。

  三是住房宜清凉。早晚室内气温低,应将门窗打开,通风换气。中午,室外气温大大高于室内,必须把门窗禁闭,拉好窗帘,拒热于室外。这样,阴凉的室内环境,会使人心静神安,午睡、休息就会舒服。

  四是游乐宜清幽。炎炎夏日不可远途跋涉,应该就近寻幽。早晨,曙光初照,空气清新,可到草木繁茂的园林散步锻炼,吐故纳新。傍晚,当太阳下山之后,可漫步徜徉于湖边水岸,习习凉风,会使人心静如水,消除一天的疲劳。

(责任)

最受欢迎保健热文
经络养生活气血
人字拖加重脚负担
睡姿好可去皱纹
卧室植物巧搭配
压力过大信号
  • 十个喝水习惯暴露出你是水盲
  • 给宅人一族的10条养生经
  • 日常使用手机接打电话的7大误区
  • 三种错误刷牙方法最糟蹋牙齿
  • 面部表情过于丰富容易衰老
  • 从疲劳走向疾病只需要五步

相关阅读:

为啥50岁后,各种病都来了?医生:这3件事别太勤快,对健康无益
吃生花生和吃熟花生,有啥区别?说出大实话,原来我吃错了
西红柿不能随便吃?提醒:这4类人,平时尽量少吃,要听劝
长期喝白开水和长期喝茶的人,谁的身体更健康?把实话告诉你
喝醋可以软化血管?别胡闹了,真正能通血管的有四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