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日一名年过古稀的老人因晚上怕冷,不愿上厕所,竟然憋出了急性尿潴留,不得不到医院接受治疗。
最近南北各地普遍降温,尤其在没有暖气的南方,晚上寒冷刺骨,很多老人为了避免起夜,不仅晚上尽量少喝水,就连有了尿意也不起身,一直憋到天亮。其实,憋尿对老人伤害很大。
正常人的膀胱是有一定容量的,当尿液在膀胱里积累到一定量时,大脑中枢就会发出尿意的信号。偶尔憋尿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危害,但如果长时间憋着,超量的尿液会使膀胱的收缩能力变差,导致尿液滞留、膀胱发炎等问题。
女性尿道比较短,本身就容易感染炎症,上了年纪后抵抗力下降,长时间憋尿更易引发尿路感染。有统计显示,在70岁以上的老人中,尿路感染发病率高达33.3%,在80岁以上的老人中高达50%。而伴有前列腺肥大或前列腺炎的老年男性尿管较窄,排尿比正常人困难,强忍尿意,更容易造成尿潴留。
那么,有的老人为了避免半夜起床,就在睡前控制饮水,这种做法是否正确呢?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如果晚上刻意控制饮水的话,入睡后血液浓度会增加,容易造成中风等疾病。
所以他们在晚上应该保持正常的饮水量,有了尿意应该及时起夜。为了避免感冒,老人可以将棉衣放在被子上保温,起夜时穿上温暖的衣服,畏冷的心理就不会那么强了。有条件的家庭可先打开空调,老人缓缓起来后,先在床边坐一会再下床。
(实习)
相关阅读:
为啥50岁后,各种病都来了?医生:这3件事别太勤快,对健康无益
吃生花生和吃熟花生,有啥区别?说出大实话,原来我吃错了
西红柿不能随便吃?提醒:这4类人,平时尽量少吃,要听劝
长期喝白开水和长期喝茶的人,谁的身体更健康?把实话告诉你
喝醋可以软化血管?别胡闹了,真正能通血管的有四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