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中,华盛顿州立大学研究小组成功地构建一个总体睡眠时间保持不变的睡眠模型,以减少睡眠时间对实验的影响。研究人员通过调节使实验鼠生物钟大约为24小时,通过遮光处理使实验鼠生物钟缩短为20小时。4周之后,研究人员给实验鼠注射脂多糖(LPS,一种可导致非传染性疾病的物质)。结果发现,注射LPS的实验鼠免疫反应出现迟钝或过度现象,这意味着其抵抗疾病的能力减弱。
新研究负责人伊里亚?卡拉特索莱奥斯博士分析指出,尽管实验鼠获得的睡眠时间相同,但对健康的影响却大不相同。正常生物钟受到干扰后,实验鼠睡眠过程中醒来次数更多,与恢复性睡眠密切相关的大脑活动减少。免疫反应的不稳定表明睡眠-清醒节律的干扰会对生物体健康产生严重后果。
新研究启示,现代生活中夜间照明、延长工作日、轮班工作、时差等都会干扰睡眠周期。上床时间太晚,即使睡眠时间足够,也难以保证应有的睡眠质量。
相关阅读:
为啥50岁后,各种病都来了?医生:这3件事别太勤快,对健康无益
吃生花生和吃熟花生,有啥区别?说出大实话,原来我吃错了
西红柿不能随便吃?提醒:这4类人,平时尽量少吃,要听劝
长期喝白开水和长期喝茶的人,谁的身体更健康?把实话告诉你
喝醋可以软化血管?别胡闹了,真正能通血管的有四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