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后湿热交加 5个小习惯助你有效祛湿

  湿气是由于人体内的水分调控失衡,水分排不出体外造成的。《黄帝内经·素问》记载:“太阴之上,湿气主之。”湿气过重会让人出现四肢酸痛、手脚冰冷、舌苔厚黄、大便溏泻等症状。。正常情况下,人体对外界的湿度和温度变化有着自我调节的能力,但是由于个人体质或生活习惯的影响,比如立夏之后开始穿吊带背心、贪吃冷饮雪糕、长时间待在空调房等等,都会导致体内湿邪的累积,最终其他疾病趁虚而入。科学研究表明,脂肪肝、哮喘、心脑血管等疾病其实都跟湿邪有关。

  立夏之后,人们开始喝冷饮、吃凉性瓜果蔬菜,殊不知在短暂享受凉快的同时,也将湿邪埋在了体内,成为影响健康的一大隐患。古书上写道:“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在“寒、暑、燥、湿、风、火”这六邪中,最难去除的就是湿邪。因此我们要注意在平时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尽量不要与湿邪沾边。而一旦染上湿邪,也无需过于担心和焦虑,只要我们按照科学的方法治疗和调理,总是可以慢慢赶走湿邪之气的。

  祛湿从日常生活细节做起

  1.饮食清淡

  清淡的饮食可以让肠胃更加舒适,尽量不要食用油腻、生冷的食物。因为“甜腻化湿”,油腻生冷的食物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立夏之后应多食消暑化湿和利水消肿的食物,它们可以帮助你将体内的湿热从小便排出,如赤小豆粥、荷叶粥等。

  2.运动排汗

  坚持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体内血液循环畅通,活络身体器官运行,加快体内湿气的排出。如慢跑、游泳、瑜伽、太极拳等都是很好的运动。每次运动1-2个小时,达到身心通畅、微微出汗即可,此时并不建议剧烈运动。因为立夏之后,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出汗过多容易损伤心阴。

  3.避免外感湿邪

  立夏之后,气温会迅速回升,降水量增大,湿热交加。每当雨天的时候都要注意及时避雨。万一不小心被雨淋到了,也千万不要忽视。最好回家后马上换下潮湿的衣服,喝点姜汁糖水暖身。

  4.通风换气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尽量打开窗户通风换气,让阳光照射到室内;而阴雨天或雾霾天气就要少开窗户了。39保健)独家专稿,欢迎分享,请点击获取授权。
投稿及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02

相关阅读:

为啥50岁后,各种病都来了?医生:这3件事别太勤快,对健康无益
吃生花生和吃熟花生,有啥区别?说出大实话,原来我吃错了
西红柿不能随便吃?提醒:这4类人,平时尽量少吃,要听劝
长期喝白开水和长期喝茶的人,谁的身体更健康?把实话告诉你
喝醋可以软化血管?别胡闹了,真正能通血管的有四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