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需警惕“过劳死”


  现代社会的特殊病“过劳死”,舶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本,其突出特点是由于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重,心理压力加大,导致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由于积重难返,突然引发身体潜藏的疾病急速恶化,救治不及而丧命。令人担忧的是,“过劳死”正在日益逼近我国更多、更年轻的知识分子。

  “体检、化验查不出明显的病状,但自我感觉很累,工作时无精神,生活中缺少乐趣,而且常伴有抑郁、焦虑等情绪反应。”这是很多中青年知识分子的共同感觉。专家指出,这种状态会进一步发展为过劳,直至引起疾病或导致死亡。

  最新人才研究报告指出,我国目前有超过七成的知识分子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如果知识分子不重视这一问题,不久的将来,这部分人中将有一半以上要患上肿瘤、心血管病、糖尿病和脂肪肝等疾病,而这些患病人中有一半将面临“过劳死”,只有1/10的人有希望安享天年。国内外的多项调查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不久前,北京1866名知识分子接受了体检,结果显示,患有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胆固醇血症、肥胖症、白内障、高血压病、癌症等疾病者的比率竟高达84.6%,尤其是40—59岁组的患病率高达90.4%。


  不仅面临“过劳死”问题的人群日益扩大,而且年龄也日益降低。国内一份跟踪了近10年的“知识分子健康调查”反映,北京知识分子平均寿命已从10年前的58—59岁降至53—54岁,比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北京平均寿命75.85岁低了20多岁。

  导致“过劳死”的“元凶”有哪些?

  ■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知识分子不断透支健康。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压力也日益渗透其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超载,新旧文化、价值观的冲突,下岗失业,环境污染,人际关系紧张等因素给他们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了这一特殊群体的健康。特别是工作超时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普遍工作现象,长时间加班无休息日的工作等违反生理规律的劳动极易导致病理性疲劳,若不及时治疗必然降低人体免疫功能,诱发或加重各类疾病的发生。

  ■新技术的采用加大了知识分子的工作负担。与几十年前的想象恰恰相反,人们以为未来的技术进步会让自己生活在一个悠闲、舒适的世界里,然而电脑和其他科技产品的出现,却加大了人们特别是知识分子的工作负担。随着自由时间一点一点地被挤压,不少知识分子不知不觉地患上一种“紧张症”,出现“过劳死”的几率大为增加。

最受欢迎保健备忘录
如何防水桶腰
裸睡注意事项
自慰伤免疫力
安全套致癌
将黄牙变白?
  • 在保健频道找答案 赢大奖!
  • 憋乳憋精会憋出什么病?
  • 诀窍 你的冬天不再手脚冰冷
  • 睡五分钟等于六钟头的方法

相关阅读:

为啥50岁后,各种病都来了?医生:这3件事别太勤快,对健康无益
吃生花生和吃熟花生,有啥区别?说出大实话,原来我吃错了
西红柿不能随便吃?提醒:这4类人,平时尽量少吃,要听劝
长期喝白开水和长期喝茶的人,谁的身体更健康?把实话告诉你
喝醋可以软化血管?别胡闹了,真正能通血管的有四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