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高血压 警惕五大认识误区

  本文指导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钱卫明教授

  钱教授称,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已突破3.3亿,平均每3个成人中就有1人是高血压患者。而高血压患者对疾病控制还存在着不少误区,这不仅影响了血压的有效控制,也不利于对于心血管风险的控制。

  误区一:明知有病不愿吃药

  有些病人虽然已被确诊为高血压病,由于症状隐匿,并担心长期用药会有副作用而拒绝用药,使得血压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目前已有安全的高血压治疗药物,其副作用是可逆的、轻微的。因此高血压患者不要害怕药物治疗,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

  误区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许多高血压患者只在自己感到不舒服时才服降压药;还有的患者测量血压不高就不吃药,等到血压升高后再服药。降压药吃吃停停,会引起血压忽高忽低,上下波动。在目标血压达到后,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按有效的维持量长期服用,切忌自觉症状良好后便突然停药。

  误区三:盲目吃药

  门诊常见有的病人点名要药,让医生开广告上推荐的药物。事实上,降压药和其他所有的药一样,贵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也不一定就是不好的,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误区四:自作主张盲目换药

  有不少病人在用药初期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咳嗽或颜面部潮红等,就自作主张随意换药,结果导致血压大幅波动,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其实,从服药到理想平稳控制血压一般要1~2周的时间,在此期间不应随意换药。如出现不良反应,也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对用药进行调整,千万不可自作主张不断换药

  误区五:忽略心血管风险管理

  很多高血压患者在治疗时只考虑血压水平的达标,没有客观评估综合疾病以及心血管风险,例如合并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患者。因此,在治疗初期就有必要对患者进行心血管风险的评估并分层,在危险分层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耐受性及个人意愿或长期承受能力,选择适合患者的降压药物。

相关新闻:百时美施贵宝获得可力洛中国地区独家推广许可

(www.39.net)独家专稿,欢迎分享,请点击获取授权。
投稿及合作请联系:020-85501999-8802

相关阅读:

为啥50岁后,各种病都来了?医生:这3件事别太勤快,对健康无益
吃生花生和吃熟花生,有啥区别?说出大实话,原来我吃错了
西红柿不能随便吃?提醒:这4类人,平时尽量少吃,要听劝
长期喝白开水和长期喝茶的人,谁的身体更健康?把实话告诉你
喝醋可以软化血管?别胡闹了,真正能通血管的有四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