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每日新闻》网站14日报道说,名古屋市立大学研究生院教授泽本和延等人取得的这项成果,将有望应用于新生儿脑损伤治疗等领域。
据泽本和延介绍,脑白质是大脑内神经纤维聚集的区域,之前的研究表明,脑白质部位的少突胶质细胞若受到损害,会出现走路困难等症状。
研究人员用10只出生5天的小鼠进行实验。他们把小鼠关进塑料箱,箱内的低氧环境会减少流经小鼠大脑的血液量,进而对小鼠的脑白质造成伤害。这些小鼠逐渐出现了走路困难等症状。
研究人员向其中5只小鼠的体内注入去唾液酸促红细胞生成素,而对另5只不采取任何措施。
约2周后,被注入去唾液酸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小鼠大脑再生的少突胶质细胞的数量约是对照组小鼠的3倍。约1个月后,前一组小鼠走路的功能恢复到了接近正常的状态。
本项研究的相关论文将于近期刊登在美国《干细胞》杂志网络版。
(责任)
相关阅读:
羊肉,是癌症的“催化剂”?医生提醒:4种肉,忍住不吃才有益
隔夜水、隔夜菜、隔夜茶,吃了有毒还致癌?告诉你真相
食药监总局解读:“伏天”如何保证饮食安全
长期喝电热水壶烧的水,身体会中毒还会致癌?2个建议需要听一听
失眠的人,睡前谨记:4种食物早睡,不宜吃,3种食物助眠,可常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