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监管与配合才能管好一杯奶

   牛奶消费事关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消费者对牛奶的质量安全十分关注,而牛奶生产者与加工者及政府监管部门对牛奶的层层管控检测,是牛奶获得质量安全保障的主要措施。实际上在我国的奶牛饲料、牛奶生产与加工及产品流这一产业链条中,已逐步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检测监管体系。实行多元的综合的纵深与梯级式监管方式,这是目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下,能让消费者饮上“放心奶”的一种较为有效的基本的保障措施之一。

  一、实施条、线结合的多元监管理想的牛奶质量安全监管组织架构示意图:

  二、设置七道监管门槛层层把关

  1.牛奶质量安全监管第一道关--牧场源头的自律与自检

  牧场是牛奶质量安全保障的第一道关卡,具体保障措施有:第一是牧场主首先要保证生产牛奶的牛群是健康的;二是提供奶牛吃的饲料要新鲜,不霉坏不变质,并须查验供货方的饲料质量检测报告或产品合格证;三是禁止使用违禁添加物;四是在牛奶交售前进行牛奶质量自行检测,比如对抗生素残留的检测。

  2、牛奶质量安全监管的第二道关--农业主管部门的生鲜乳监测

  牛奶质量安全监管第二关,是奶业管理部门(例如畜牧局,奶业管理办公室等)对生鲜奶源进行抽样检测。在实施监管中,这些农牧监管部门同时会对牧场饲料使用、兽医药使用、添加物使用、疾病疫情防控等方面进行多方位的监管。

  3、牛奶质量安全监管的第三道关--乳品加工企业的检测

  牧场的生鲜牛奶运达乳制品生产企业后,乳制品生产企业必须要对每批次的奶源进行抽样检测,检测项目应包括:冰点、蛋白质、脂肪、干物质、细菌总数、三聚氰胺、水解蛋白、β-内酰胺酶、重金属等多个项目。当牛奶被加工成品后,在出厂前再进行一次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此外还需不定期地将产品样品送到政府的质量检测部门进行产品检测。

相关阅读:

羊肉,是癌症的“催化剂”?医生提醒:4种肉,忍住不吃才有益
隔夜水、隔夜菜、隔夜茶,吃了有毒还致癌?告诉你真相
食药监总局解读:“伏天”如何保证饮食安全
长期喝电热水壶烧的水,身体会中毒还会致癌?2个建议需要听一听
失眠的人,睡前谨记:4种食物早睡,不宜吃,3种食物助眠,可常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