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成瘾的治疗:中西医结合+心理疏导+物理疗法 1.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2.鼓励网络成瘾者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3.中西医结合治疗:给予中药调理加西药治疗,使体内逐渐恢复“奖赏系统”的平衡。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疗程10-15天
1.是否觉得上网已占据了你的身心?是 否 2.是否觉得只有不断增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从而使得上网时间经常比预定时间长?是 否 3.是否无法控制自己使用因特网的冲动?是 否 4.是否在线路被掐断时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上
什么是网络成瘾的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是心理治疗的一个种类, 是把整个家庭作为治疗对象。家庭治疗的出发点是将家庭看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成员所表现出的行为,既影响其他成员,同时也受其他成员的影响。具体地说,网络成
天津市一个十三岁少年因为沉湎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于2004年12月27日跳楼自杀。青少年网络沉溺研究者张春良决定为其讨回公道,从而引发了一场针对网络游戏产业的公益诉讼。身为网络沉溺社会问题研究学者的他决定和网络游
最近,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在大规模调研的基础上,正式发布了《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5)》。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网民中上网成瘾者约占13.2%,另有13%的人存在网瘾倾向。报告还得出了“四个有关”和“两个无关”的结论,即中
多年前,一部科幻电影中提到了网络性爱的细节。男女两性无需身体接触,只要通过传感器,就能完成从性 爱到生育的全过程。如今,这种情节不再是科幻,网络性爱的普及,为性学研究者带来了新的课题。 美国一家大型网站日前针对该国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令“虚拟生活”成为现实,人们不仅可以在电脑前工作学习、休闲娱乐,还可以足不 出户就上网购物、聊天交友、谈情说爱。网络像隐形触角一样,从指端延伸向世界各个角落,在拓展人类活 动空间的同时,也向相
在互联网所带来的一系列麻烦中, 网络性爱上瘾症最令社会管理者们头痛。几个月前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性失调心理与临床中心”督导Patrick J.Carnes博士组织进行了关于“网络性唤起功能”的临床研究。研究显示:所有的网络
最近,一种新鲜的“同居”方式———“网络同居”在互联网上流行开来。通过百度搜索可以轻松找到大量不同版本的“爱情公寓”,在“爱情公寓”里,是谁在享受网络同居的虚拟幸福?他们为何热衷于此呢?   点击进入一家人气颇
美国心理学家指出,目前美国网络色情成瘾的人数正在增加,电脑已经成为21世纪的“性玩具”,它会象地雷那样随时爆炸,破坏人们的私人生活甚至是工作。    据美国心理学家吉姆伯利-扬格指出,在她位于宾西法尼亚州网络成瘾
当一位年已60多岁的长者成为这个花园小区最早的上网者的时候,他还曾经作为老有所为的典型在这个市的一些老年节目中频频露脸,一些单位的记者还不断地对他进行了报道。而作为他来说,也许是隐姓埋名在上网的过程中,他感到了
伴着世纪钟声的敲响,人们欢呼着进入了数字化时代。甚至有些人已经开始梦想着自己的数字化生存。马克思他老人家说得太好了,任何事务都有相反的两个方面,网络当然也不能逃出这个原理,这就是世界的辩证统一。   在我们享
圳某企业员工赵宇和彭冰冰结婚五年了,儿子两岁,可最近两人的婚姻亮起了红灯,说起来都是“网恋”惹的祸。    彭冰冰半年前迷上了互联网,每天儿子入睡后,她就沉浸到网络世界。她在深圳之窗聊天室里人气很旺,网友不少。赵
博客日记对患者心理作用大———   现今的博客日渐红火,成千上万的网民都在用它来记录自己的欢乐与苦闷。现在,博客还出现了另一个特殊功能:治病。事实证明,经常写些博客日记对于病人的心理有重要帮助,并对病情康复具有
精英渴望即时发言,平民力保观点阵地。 BLOG姓名、身份,欠奉;观点、隐私,请看。在中国,有近500万人遵循着上述规则,记录自己的网络日志。“你博客了吗?”博客成为继E-mail、BBS、ICQ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往方 式,也被视为是“草
在网络上有一群人闲来无事或忙里偷闲也要坚持在网上写日记,这群人英文叫作Blogger。如果用音译成中文就是“博客”。既然是音译就避免不了五花八门,诸如“搏客”“勃客”、“波客”之类的叫法也还是有,反正没有哪个权威
随着大众群体的广泛参与,博客这种新的表达方式正以燎原之势逼进百姓的寻常生活。   此时,一个由中国博客网发起的,国内首份自律性质的规范博客言行的《博客公约》征求意见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作为一个
1998年—2002年博客发展大事记 1998年——2001年 1998年博客来源于blog(blog,即weblog的缩写,1997年确定),我国学者孙坚华很早就关注博客现象,自1998年以来发表了不少有关文章,流传颇广。 2000年1月台湾阿坚发表文章《网录:一
写博客(blog)或许是时下最流行的网络时尚。博客就像一个日记本,供人们宣泄情感,释放自己的喜怒哀乐。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博客获得了另一个特殊功能:治疗心病。通过在网上倾吐心声,人们不仅可以释放负面情绪,还可以获得陌生
博客的服务还处在“原始社会”阶段,网站的管理、网民的自律以及把关的技术手段与博客的发展速度远远不相匹配。更严峻的挑战在于,网站是否能够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守望精神的家园,捍卫文化的尊严。  在人类信息文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