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胖宝宝 要健康得减肥

    上周,男婴淘淘被父母紧急送进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孩子的妈妈告诉医生,半个月前,淘淘开始出现怪异症状,睡觉时不但鼾声很大,熟睡后还会突然“断气”停止呼吸,然后面色发紫,六七秒钟后,窒息的淘淘四肢弹动很快惊醒,开始吵闹。每天晚上睡觉,全家人只得轮流守护,担心发生意外。

    接诊的熊教授称,淘淘才七个月大,体重就超过12.5公斤重,比正常孩子足足重了四五公斤。腹部皮下脂肪有四五厘米厚,脸上的肉都堆到脖子上,根本看不见颈子。经诊断,淘淘患上了单纯性肥胖症。由于淘淘太肥胖,一旦睡姿不好就会导致呼吸道阻塞,出现呼吸暂停,医学上称之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更让专家们担心的是,淘淘还有“两高”,有轻度高血压和高血脂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他可能在两三岁时,身体状况将变得更糟糕。

    近四成胖墩 血脂高血压高

    经过系统分析,在200多名肥胖患儿中,有60.44%出现了胰岛素水平升高,11%的患儿血压高,8%的患儿空腹血糖高,36.26%的患儿血脂高。

    专家称,肥胖除了导致呼吸骤停外,还是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病理基础。一旦不及时控制,这些患儿在青壮年期就可能成为严重的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等患者,过上老年人的痛苦生活。此外,尤其是肚子大的肥胖儿童更容易出现代谢异常,包括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关节痛、脂肪肝、关节痛等。

    判断婴儿是否肥胖的方法

    判断婴儿是否肥胖的方法,目前国际上采用身长别体重百分位方法,以身长别体重 >P95判断为肥胖。此法可应用于2岁以下儿童。查表时注意同性别、同身高,详见表1和表2。此外,由于测量婴儿身长时,可能产生一定误差,故又列出了年龄别体重百分位参考标准,以年龄别体重 >P95为诊断肥胖的辅助依据,详见表3。

    举例,一个男婴身长74厘米,现体重11.4公斤,查表1,现在体重大于11.3公斤,故孩子属于肥胖。



 

 




 

 


    具体而言,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10%~19%为超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以上可称为肥胖。测完了吗?假如你的孩子已处于肥胖状态,成为“小胖墩”,那就应该减肥了!

    婴幼儿异常肥胖有哪些原因?

    (一)食物性肥胖

    多因婴幼儿吃的食物过多,特别是糖类、脂肪类食物过多,而活动过少所致。或有家族史。这种异常肥胖,有时伴有动作笨拙、气促、易疲倦等情况出现。而婴幼儿吃得过多,大多数与家长添加辅食不当,喂养不当引起的。

    (二)病理性肥胖

    多由控制生长发育、代谢方面的器官有了毛病,主要表现三个方面:

    ①中枢神经性疾病:常见于肥胖性生殖无能症和脑炎后遗症。前者伴有身材矮小,并发脂肪分布以乳房、下腹部及外生殖器附近为显著。后者有脑炎病史及其它后遗症。

    ②皮质醇增多症:主要表现颊、额(即两腮和下巴)肥胖,呈“满月脸”,并有早发性痉疮;另外,躯干上部也呈过度肥胖,尤以颈后与背部连接处特别显著,呈“水牛背”形状。初期智力多正常,以后神情逐渐淡漠、呆滞,性格与年龄不相称,显得格外幼稚。

    ③遗传性肥胖发育障碍综合症:特点是肥胖,常伴有多指、多趾或并指,或有其他畸形,皮肤细嫩,头发稀少,身材矮胖,反应迟钝。>>>幼儿三围的参考指标

    肥胖对宝宝有哪些伤害?

    肥胖会使宝宝学会走路较同龄者要晚,活动能力相对较差,并容易出现膝外翻或内翻、筋内翻等症状;关节部位长期负重,容易磨损而出现腿或关节疼痛。宝宝正处在生长发育最旺盛时期,骨骼中含有机物的比例大,受力容易曲折变形。肥胖宝宝体重超标太多,就会加重下肢,尤其是下肢支持关节的包袱。下肢长期超负荷,容易造成弓形腿、平足。



    如果宝宝的脑组织中合脂肪量过多,容易形成“肥胖脑”。“肥胖脑”思维迟钝,记亿力差,会严重影响宝宝智力。因为宝宝身体肥胖,体表面积增大,导致血液带氧不足,头脑经常处于缺氧状况,也容易有头昏、恶心等身体不舒服的现象。

    肥胖多伴有高血脂症、肺通气不良、心功能减弱、脂肪肝、关节炎等,就是因为宝宝胸部和腹部的脂肪蓄积量较多,在一定水平上影响了心脏的舒张和肺的呼吸,既妨害心肺功能的改进和提高,又会影响其他机能,例如,肺活量减小等。

    因为肥胖,宝宝还会出现呼吸艰苦,换气不足,加上免疫体系功能受到抑制,容易发生肺炎、支气管炎等,严重者还会出现嗜睡、精神萎靡,形成呼吸窘迫综合症。

    肥胖宝宝常存在性发育异常。男孩可有性发育提前,女孩的垂体有脂肪沉积,可能导致其体内性激素分泌杂乱,而使胖姑娘月经不调,甚至诱发乳腺癌、子宫癌等疾病。肥胖可使周身性的脂肪散布过多,从而导致全身各种代谢障碍。肥胖发生的年纪越小,肥胖病史越长,这种代谢障碍就越严重,成年后患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胆石症、痛风等疾病的危险性就越大。

    此外,肥胖的孩子由于脂肪组织过多,皮肝皱褶加深,若护理不当容易因局部潮湿引起皮肤糜烂或产生疖肿。肥胖宝宝和肥胖的成年人一样,同样有怕热、嗜睡、嘴馋、爱吃零食、不好活动等习惯。他们的动作愚蠢,反应迟钝,因而在集体活动中常是小伙伴们取笑、逗乐甚至是讽刺的对象。这样看来肥胖对宝宝身心的健康发展都不利。

    宝宝体重增长过快可引起成年后的心脏病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高血压》杂志的报道,宝宝体重增长过快可引起成年后的心脏病。科学家们发现:出生时体重较轻的宝宝成年后心脏收缩压相对较高。出生后头5个月体重增长迅速和在2—5岁期间体重增长迅速的宝宝在青年时期心脏收缩压相对较高。出生后体重迅速增长的宝宝成年后心脏舒张压也相对较高。



    防止婴儿肥胖的喂养原则:

    对于婴儿而言,不要过分限制热能的摄入,以免发生营养不良或神经系统发育不良,但是也应防止体重增加过快。对于人工喂养或者混合喂养的婴儿,最好采用母乳化的配方奶粉,以免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在满月以后,尽量间隔3至4个小时,定时给宝宝喂奶。有些宝宝胃口很好,总想吃东西。这时,你可以在奶中加些水,降低浓度,或者妈妈和宝宝分开睡,避免“奶香”引出孩子的“馋虫”。

    6个月以内的小儿提倡母乳喂养,至6个月时添加辅食,不要过早添加固体食物。如果孩子已经偏胖,就多加菜泥,少加米粉等淀粉类食物。6个月开始,不要把辅食和在奶粉里、放在奶瓶里给宝宝一起喝,而应该用勺子一点点喂,并张大嘴巴做示范,训练孩子的咀嚼吞咽能力。学会咀嚼可以帮助宝宝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防止将来偏食挑食。

    1~3岁时饮食需要有规律,不要用哺喂的方法防止宝宝的非饥饿性哭闹。换言之,不要对宝宝一哭就喂食物。当孩子表示吃饱了的时候,不要强迫孩子进食。一岁以内的孩子如果体重已偏胖,应该适当减少奶和主、副食的摄入量,用蔬菜、水果代替,提倡给孩子喝白开水。

    别总是把宝宝抱在手里,或者放在小推车上,他(她)同样需要运动!专家建议,1岁以内的宝宝每天需要“被动”运动半小时,6个月以下的爸爸妈妈可以帮他(她)经常翻翻身,七八个月可以开始练习爬,宝宝微微出汗了,运动的效果便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