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学走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都关注的,很多父母也是都很关注孩子学走路的时期的,这也是宝宝很重要的一个时期,对于宝宝学走路需要注意的事项也是不能忽视的,下面介绍下婴儿学走路需要注意的事项。

婴儿学步前的准备工作:

1、进一步增加身体的平稳感。宝宝12个月时,妈妈让宝宝扶着栏杆站好,自己则在一旁用玩具引逗,使宝宝的身体往妈妈这边摆动,当宝宝摆过来靠近妈妈时,再换到另一侧这样做。但经过2~3次引逗.必须让宝宝能拿到玩具,否则宝宝不会再有信心和兴趣继续训练。

2、妈妈与宝宝面对面站着,待宝宝站稳后拉住宝宝的双手,妈妈稍用力并慢慢地往后退,促使宝宝不由得向前迈步。这样练习一段时间后,如果宝宝走得较稳当,可用单手拉住宝宝练习,继之只让宝宝拉住一个手指迈步。但妈妈的手必须随时随着宝宝身体的前后左右摆动而移动,以免扭伤小胳膊小腿的关节。

婴儿学步的方法:

1、先练短距离走。让宝宝靠墙壁站稳,妈妈离开一米,用语言、手势和玩具鼓励宝宝往前迈步走,宝宝可能会有些紧张,往往会走得不太平稳,但很快就能跨到妈妈跟前,然后又很兴奋。

2、当宝宝短距离走得较好时,妈妈可逐步加长训练距离,一点一点让宝宝练习往前走。如果怕宝宝突然摔倒,影响练走的兴趣和信心,也可让宝宝往前走一步,妈妈便向后退一步,不断地后退,这样同样可加长行走距离。

婴儿学走路的注意事项

保护好孩子

最初练习行走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保护孩子。待宝宝步伐灵活以后,才可以撒开手,与孩子相隔约50厘米。当孩子迈出第一步时,要认识到这是非常可喜的一步,代表着孩子将要走向独立,家长这时要给予鼓励,说一句“宝宝真棒”,这样可以激发孩子走下去的信心。

练走路时,首先要选平坦的路面

因为若是在开始学走路时,孩子由于路面不平而被绊倒,会挫伤孩子学走路的积极性,使孩子怕走路,不愿离开大人的手。

激发孩子走路的兴趣

当孩子能走几步的时候,可让孩子在地上玩球,当球向前滚动时候孩子自然有追的欲望,此时孩子可能完全不会顾及摔倒,一下子能连续迈出几步.这样就会增长孩子的信心。

在孩子练习走路的过程中,不可能一跤不摔

当孩子摔倒的时候.家长要鼓励孩子不哭,勇敢地站起来,这对培养孩子的坚强意志是有好处的。

上述就是对婴儿学走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的介绍,现在应该是有了解了吧,对于婴儿的健康护理教育是不能忽视的,一定要重视对宝宝的健康护理,希望本文对您有帮助,希望每个宝宝都能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