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宝宝智商情商促进:开垦荒芜的宝仓

每个宝宝都是以感觉学习的方式慢慢发展成熟的,所以科学而适宜地对婴儿实施“感官刺激”,即让婴儿接触更丰富的感觉信息,丰富婴儿感觉一动作学习的机会,从而大大开发其脑潜力,为将来的学校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把它叫做“感觉教育”。

“感觉教育”越早,内容越丰富,宝宝的神经系统成熟发育就越快。

0~3岁是儿童感觉教育的关键期,在关键期内,促进感知觉发展,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果错过关键期,感知觉潜能就很难理想地发展起来,即使费九牛二虎之力也难达到他应达到的水平。

那么,怎样促进婴幼儿的脑发育,开发大脑呢?我认为,就是从0岁起通过对婴儿的“感官刺激”,激发其“无意识探索”,可有效地促进脑发育,开发脑潜能。

具体来说,可通过宝宝的视、听、嗅、味、触、重力感等感觉器官将环境中的大量信息传人婴儿大脑,经过大脑的组织分析,加工处理,进行有效的取舍,并发出指令,致使产生相应的肢体动作。

由此多次循环重复,可使宝宝在“无意识探索”中,在开心的玩耍中获得空间知觉、观察力、专注力、记忆力、音乐艺术能力,进一步升华,促进想象、思维推理、语言表达等能力。一个处于动物阶段的不成熟的大脑——初生婴儿的大脑,就是通过这样朴素自然的学习方式,迅速而健康地发育成熟起来,并构建了多元智商的。

婴儿天生都不笨,而且个个十分好学,只要能给宝宝创造一个促使其探索的丰富的感知学习环境,宝宝都会是学习的天才。

问题的关键是,由于种种原因,使宝宝失去了一些良好的学习机会。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个宝贝降生,周围的关怀者都要向一对初为父母的年轻人献上一些育儿“经验”。这个说: “不要竖抱,省得直肠子。”那个说: “戴上手套省得吮手指不卫生”!还有的说: “把腿捆起来省得罗圈腿”!年轻父母也不知谁的“经验”最正确,干脆来个全盘接纳。

不少父母将新生儿包得紧紧的,襁褓外面还用绳子捆上,手上套上手套,整天让宝宝躺在小床上,认为只有这样才“安全些”,脊柱和腿才能长得直,手也不会抓脸;孩子大点该学习爬行了,又不让爬,怕爬会产生危 险。岂不知,这种过度保护和限制不仅剥夺了孩子自由活动的机会,而且由于 全身感官感觉一运动学习不足,尤其是触觉一动作学习不足,是儿童感觉统合 失调的主要原因,比如出现多动、分心、学习能力低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