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及沟通是人类社交的一个重要方式。如何让宝宝有个好的语言能力呢?宝宝流利的口语如何训练而成?下面说说婴儿语言表达的能力启蒙。
口语表达不佳 易生负面情绪
宝进入牙牙学语阶段,针对语言能力的培养,早期重点不在于建立对于语言的认知;而是学习如何透过语言,达成有意义的情绪反应与沟通效果。专家表示,口语表达能力不佳的孩子,有极大比例会出现焦虑、退缩、哭闹等负向情绪;由于无法适度说出内心想法与需求,也较正常人容易出现学习效果低落、社会适应欠佳、缺乏自信心的人格特征。若不及早进行语言治疗,严重者还会出现像是自残等,具攻击性的肢体暴力行为。专家强调,语言表达不但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沟通工具,它同时会对阅读、思考带来重大影响。而对新生宝宝来说,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便是个学习能力极佳的个体,即便对外界无明显的行为反应,宝宝们也会不断将外界的刺激与信息,接收后储存脑中,伴随着生长时程持续演进,逐步赋予意义;而后历经逐步理解、修正、应用的过程,语言能力就此生成。
口语表达要“轮转”
身心环境是关键
专家指出,影响宝宝语言能力的发展因素十分复杂,举凡小宝贝的身体、心理状态,与外在的生活环境,都是迈向正向语言学习之路的重要关键。
关键脑部、神经肌肉协调度
宝宝语言发展指标
专家表示,从宝宝出生的第一天起,不仅就能倾听声音、理解声音,“当离开母体的当下,所发出让人难忘的哭泣声,其实正是婴儿与他人进行沟通的行为表现。”专家提到,宝宝从出生起的三年内,大脑发育进步神速。根据研究及观察,0~3岁宝宝的语言能力发展,有一定的顺序及行为动作指针。从刚出生时哭泣、愉悦的情绪反映;到发出简单但不具意义的牙牙学语阶段,一直到语调建立、呢喃儿语、有意义的语言对话出现,复杂的语言能力就此成形。
专家指出,每个孩子的语言技巧发展速度不尽相同,父母不需太过紧张。虽然坊间有许多语言能力评估指针可供参考,但若孩子的语言学习时程出现些许落后时,“父母可以设法增加孩子在生活中的语言学习经验,并拉长观察时间;以更精确评估小孩的语言学习状况。”不过魏贻汶也提醒,1岁之前的宝宝,是处在语言前期的学习阶段;1岁之后,一般都会正式进入语言期。“如果家中宝宝到两岁还不会开口说话,父母一定要寻求语言治疗师等医疗协助。”
正常语言学习 时程表
语言前期 学习阶段 表达特征
0~3个月
●会用眼睛看着照顾者或他人。
● 听到声音(特别是说话的声音)时会安静下来。
● 会用微笑或咯咯声,响应他人的微笑或声音。
● 当疲倦、饥饿或疼痛时,会用不同的哭声表达情绪。
3~6个月
●会注视他人的脸。
● 会寻找声音来源,当别人呼唤他的名字时会有反应。
● 能找出声音来源(如头转向音源/说话者)。
● 会发出咯咯声、咕噜咕噜的笑声。
6~9个月
● 会模仿发声,及模仿熟悉的动作与声音。
● 会用不同发音方式,表达不同情绪。
● 喜欢与大人玩互动游戏,对于较柔的说话声音也会有反应。
● 发出重复音节,会玩弄声音音调变化,发出许多类似成人语音的声音。
9~12个月
●开始懂得吸引别人注意。
● 能清楚表达需求(如:挥手表示再见、摇头表示不要)。
● 会在对象与大人之间做出协调动作(在大人与想要的东西之间,做出来回顾盼的动作)。
●模仿新的声音或新的动作。
● 重复的儿语音节类型一致,音节发出听起来像第一个词汇。
语言能力启蒙小游戏
0~6个月玩法
动动嘴,吹吹气
这阶段的游戏重点在于模仿,及训练口腔肌肉活动的游戏。妈妈可以利用脸部,做几个简单的口腔动作,让
宝宝模仿:亲一下、张大嘴、伸一伸舌头,或是轻轻的吹气等,训练孩子口腔闭合的力量。
6个月~1岁 辨认图片
利用简单的童书、绘本,教导小孩认识常用的物品名称与身体部位。而与小孩对话时,说话速度尽量放慢, 语调起伏丰富一点,并可搭配夸张的表情与肢体动作,吸引孩子目光,加深印象及理解。
总之,生理、心理、生活环境都影响宝宝的口语表达,家长一定要注意多方面好的条件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