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宝宝眼睛明亮的N个细节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小宝宝们的眼睛一旦受伤害,这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家人都是非常痛苦的事情。要想让宝宝眼睛明亮有神,细心的家长一定要记住以下几个细节。

1、准妈妈不可随意服药。

妈 妈怀孕后20天到40天,这个时候是胎儿视力发育的关键期,在此期间,如果准妈妈不慎感染病毒(如风疹等)、患有感冒、受到化学物质的影响、应用保胎素 等,都将会影响胎儿眼胚的发育,可引起眼睛畸形。所以,准妈妈要注意避免病毒感染用药前,一定要向医生咨询,并明确告知医生自己已怀孕,切不可随意服药。

2、宝宝床头的玩具要挂对位置。

很 多妈妈喜欢在小宝宝的床栏中间系一根绳,上面悬挂一些可爱的小玩具。因为宝宝多是远视眼,如果把玩具放得特别近,要使劲调节眼睛才能看得见,这样时间久 了,宝宝的眼睛较长时间地向中间旋转,就有可能发展成内斜视。正确的方法是把玩具悬挂在围栏的周围,并经常更换玩具的位置和方向。 另外,用玩具逗宝宝,也不要把玩具放在离眼睛太近的地方。

3、红、绿、蓝是小宝宝最喜欢的颜色。

偏 眼睛的视网膜上有一种圆锥细胞,它是颜色的感受器,红绿蓝是自然界3种基本颜色,圆锥细胞中含有对这3 种颜色相适应是感色成分。每种感色成分主要被一种基本颜色引起兴奋,而对其他有色光线虽然也起反应,但程度是有限的。 另外,宝宝还爱注视较复杂的形状和曲线,以及鲜明的对比色。

4、不要长期固定一个位置喂奶。

喂奶时最好不要长期躺着,或保持同一个姿势喂奶,因为宝宝往往喜欢凝视一处固定的光源,时间久了容易造成斜视,或留下以后斜视的隐患。

5、宝宝居室里要注意环境的安静。

有 研究指出,噪音能使人眼对光亮度的敏感性降低,还能使视力清晰度的稳定性下降。?例如噪音达70分贝时,视力清晰度恢复到稳定状态时需要20分钟,而噪音 在85分贝时,至少需要1个多小时。再者,噪音还会使色觉、色视野发生异常,使眼睛对运动物体的对称性平衡反应失灵。因此,小宝宝的家里不要摆放高噪音的 家用电器,看电视或听歌曲时,不要把声音放得太大。

6、眼内进了异物千万不要揉。

异 物进入眼里,会出现怕光流泪、不敢睁眼等现象。此时,父母千万注意不能让宝宝用手揉眼睛,因为用手揉眼睛,不仅异物出不来,反而会使角膜上皮擦破,使异物 深深嵌入角膜,疼痛加重,容易引起细菌感染,发生角膜炎。正确的做法是帮助宝宝轻轻提起眼皮,如此反复进行,使异物随着眼泪的冲洗,随眼泪自行排出。若这 一招失败,还可将宝宝上下眼皮翻转,检查睑、结膜、睑穹窿部有无异物,如有,再用消毒棉签或干净的手帕将异物拭除。如果异物在角膜(俗称乌眼珠)上难以拭 除时,则必须带宝宝上医院请医生清除

7、预防眼外伤需要注意安全。

对 于1岁以内的宝宝,爸妈不要拿任何带有锐角的玩具给他玩。宝宝长到1岁左右就会走,会跑了,这时候更要小心预防眼外伤。千万不要给宝宝拿刀、剪、针、锥、 弓箭、铅笔、筷子等尖锐物体,以免宝宝走路不稳摔倒而让锐器刺伤眼球。 另外,在节假日不要让宝宝自行燃放鞭炮,因为宝宝不能掌握燃放技术,爆竹爆炸时巨大外力,对眼球的猛烈冲击会产生一系列的眼损伤,如眼睑皮肤和结膜破裂、 烧伤眼底损害和青光眼,严重者完全失明。

8、在宝宝睡眠时或抱着宝宝外出时,不要随意遮盖他的眼睛。

有的妈妈喜欢在宝宝睡眠时或抱着宝宝外出时,用纱巾、毛巾等遮盖宝宝的眼睛。 这可不是好习惯。婴儿期是视觉发育最敏感的时期,如果有一只眼睛被长时间遮挡,就有可能造成被遮盖眼永久性的视力异常,也就是医生所说的“形觉剥夺性弱视”。因此,一定不要随意用物品遮盖宝宝的眼睛。抱宝宝外出时,如果阳光太强,可以临时用纱巾遮盖一下,以避免强光刺激宝宝的眼睛。

9、有利于视力发育的食物。

胡 萝卜素可在体内转变成维生素A,含胡萝卜素丰富的食物有胡萝卜、蕃茄、各种绿色蔬菜,以及动物肝脏、奶油、全脂牛奶、蛋黄等。维生素B1可由日常所食用的 糙米、面粉及各种豆类中摄取。维生素B2、B6的天然食物来源是动物的肝脏、牛奶、蛋黄、花生、菠菜等。至于维生素C,则从各种新鲜的蔬菜、水果中获得。

10、宝宝近视了不要急于配眼镜。

不 少父母一发现宝宝近视,马上为其配眼镜,其实这样做很不妥。宝宝正处在生长阶段,全身各组织器官尚未发育成熟,眼球也是如此。孩子即使发生了近视,眼球本 身也具有一定的自我矫正能力。如轻度近视就过早地戴上眼镜,将影响眼球的自我矫正,反使近视成为真正的缺陷。孩子发生近视,应根据近视程度、性质区别对 待。

孩子出现轻、中度近视,应考虑到可能与生长发育有关,可暂缓配戴眼镜,待发育成熟后再根据情况决定。在此之前宜采用按摩、针灸、做眼保健操等方法进行 治疗、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