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从本质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胚胎发育过程中血管发育失常,血管过度发育或分化异常导致的血管畸形(错构瘤),一种系因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产生的真性肿瘤。按其结构分为四种,临床过程和预后各不相同—。
什么是婴幼儿血管瘤
婴幼儿血管瘤是在出生时或出生后1个月至2个月内出现,常发生于头、脸及颈部,影响宝宝外观,造成爸妈的担心。父母的耐心加上与医师密切配合,积极治疗就可痊愈;但具有危险性的婴儿血管瘤,如长在眼睛、咽喉、肢体末端,则需特别留意。
一些新生儿出 生后,皮肤会出现鲜红色的印记,有人说它是"床母"留下的记号,也有人说那是胎记,但这其实是幼儿身上常见的“婴儿血管瘤”。婴儿血管瘤并非一定在出生时 就被发现。约有一半的婴儿血管瘤是在出生一周或一岁时才出现。婴儿血管瘤可长在身上任何部位,于皮肤表面最常见,其中约有一半的婴儿血管瘤发生在头、脸、 颈部,最易造成外观上的困扰。至于发生的原因,并不太清楚,只知是胚胎期发育不正常的结果。
根据统计,平均发生率3%左右,国内每年有约一万六千个新生儿患有婴儿血管瘤,其中男女比率为一比三。
北京丰台长峰医院血管瘤专区的专家提醒家长,发现孩子有血管瘤,千万不要等,虽然有部分血管瘤有自行消退的可能性,但是这种几率不大,不要为了等渺茫的几率耽误了孩子的治疗,婴幼儿的血管瘤早发现早治疗。
大多数血管瘤发生于皮肤或皮下组织,根据病变发展的过程分为增殖期、消退期、消退完成期。这一典型特点是其区分脉管畸形的重要依据。虽然大多数血管瘤能自行消退,但增生与消退速度并不相同。
警惕:小儿血管瘤不是胎记
小儿血管瘤指的是宝宝在出生时或出生后3——6个月出现,多发生于头、脸及颈部,影响宝宝外观,2-8个月一般生长较为迅速,造成爸妈的担心。父母的耐心加上与医师密切配合,有时不必治疗就可痊愈;但具有危险性的婴儿血管瘤,如长在眼睛、咽喉、肢体末端,则需特别留意。
警惕:小儿血管瘤不是胎记
河北沧州的园园刚出生,头顶有红点,妈妈以为是胎记,护士说是产瘤,会自己好的。
出院后,园园的那粒红点被浓密的黑发盖住了,父母也就忘记了。一个月后,给园园剃胎毛时,那个小红点变成了1元硬币大小,并且很突兀的在头顶,看上去就像一个红红的草莓。阿姨开玩笑说,园园妈怀孕时就爱吃草莓,现在园园头上就像顶着颗大草莓。
园园躺在阿姨的怀里,左扭右扭。摸到蹭到那个小草莓,园园也不疼不闹,按住那块“草莓”一会,软呼呼的会凹进去,头上的包顿时不见了,过一会,又冒出来了,园园还是乐呵呵的。
妈妈不放心,带园园到附近的医院,医生看了说,园园患的血管瘤还真叫“草莓状血管瘤”属于毛细血管瘤的一种。并且一般的医院无法治疗,需要到血管瘤专科医院治疗。
妈妈呆园园到了北京丰台某医院,医院的血管瘤主任何瑞明介绍说,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不是真正的肿瘤,它具有血管畸形和肿瘤的双重特征,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如会阴部,眼眶,鼻腔内等。
如果带孩子到一般的医院检查治疗,往往会被小儿外科收治,在小儿外科收治的病种里,血管瘤占第三位。新生儿的发病率是3%左右,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二三倍。
而往往一般的小儿外科会采取手术切除的方法治疗血管瘤,但因其血管瘤生长的特殊性,血管瘤无包膜,手术无法切除干净,容易复发,所以血管瘤专家建议,非手术切除治疗小儿血管瘤为好。
一些新生儿出生后,皮肤会出现鲜红色的印记,有人说它是"床母"留下的记号,也有人说那是胎记,但这其实是幼儿身上常见的「婴儿血管瘤」。婴儿血管瘤并非一定在出生时就被发现。约有一半的婴儿血管瘤是在出生一周或一岁时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