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是在别人比自己优越时,所产生的一种憎恨情绪。嫉妒心虽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但父母不能就此听之任之,而要及时疏导,以免使宝宝形成不良性格。
嫉妒是一种自然的情感
嫉妒是一种十分自然的反应。儿童的思维方式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情绪反应强烈,自控能力差,还不会理性思考,因此他们会根据外界事物对他们的利弊,做出直接的情绪反应,他们希望独占父母和老师的宠爱,希望能总是处于受表扬的优越者的地位,他们不能分析这种希望能否客观合理,也不会进行自我调节。所以,对儿童来说,嫉妒是一种十分自然的情感。
嫉妒心过强影响身心健康
尽管嫉妒是孩子的一种可以理解的正常情绪反应,但是如果嫉妒情绪过多过强,时间一久,它就可能成为孩子人格的一部分,从而使得宝宝在成长过程种,常会因嫉妒别人的成功而导致自己的苦闷,甚至演变成对别人的仇恨。从另一方面来讲,孩子嫉妒心过强,不仅会影响他的愉快成长,还会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因此,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的嫉妒情绪过多过强,不应听之任之、放任不管,而应对宝宝进行正确的引导。
嫉妒心的积极和消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嫉妒心强的孩子往往自尊心和虚荣心也强。由此而发,嫉妒情绪既有许多消极因素,但也有一些积极因素。
消极因素是指,嫉妒心使人心胸狭窄,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自私而缺乏关心他人;嫉妒会制造矛盾,影响团结,嫉妒会孤立自己,不利于健康成长;严重的嫉妒会变成一种仇恨,而采取报复行动。
积极因素是指,家长可以利用孩子的自尊心和虚荣心,激励他的竞争意识,使他能积极努力,敢于竞争。因此,嫉妒利用得好,也可以成为一种积极向上的原始动力。
五步排解宝宝的嫉妒之心
1、不要老盯着别人的宝宝
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特点,对不同的宝宝做同样的对比,显然是不公道的。既然嫉妒来自不如别人的感伤,那么对比中的差异,只能点燃宝宝心中的妒火。“你为什么不像小雨那样爱干净!”“你为什么不像菲菲那样拉一手好琴!”这种硬性对比,使宝宝感到自己不如别人,宝宝会由此自卑,宝宝会感到被妈妈夸奖的那个宝宝把妈妈的爱夺走了。他会由此嫉妒他。
2、提高宝宝的自信心
缺乏自信心的宝宝总喜欢强调自己的弱点,而且那种低人一等的感觉更容易刺激他们的嫉妒心理。因此,父母必须帮助宝宝建立自信,让他知道自己也有优点,也有为自己而骄傲的资本。假如宝宝在画画方面有天赋,父母就应该多多鼓励。每当宝宝自己解决了一个问题或者取得了一点进步,哪怕只是一道算术题,也应该让他知道爸爸、妈妈注意到了,并且为他而骄傲。专家指出,当宝宝为自己感到骄傲的时候,他们就更容易接受别人在某方面得到比自己更多的关注。这种自信不但可以帮助宝宝克服自己的嫉妒心理,更有利于他们塑造自我,这才是真正值得别人艳羡的本领。
3、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家长首先要自己养成开朗、豁达的个性,不为一些琐事而斤斤计较,如果家长在孩子的面前总是说一些嫉妒的怨言,孩子会以为爸爸妈妈也经常这样,那么嫉妒是一种正常的行为。相反如果家长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豁达的个性,就能减少嫉妒情绪。
4、引导孩子正确竞争
孩子产生嫉妒心理后,家长不妨把它引导到树立孩子正确的竞争意识上来。为此,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别人领先获胜后,自己要做的事情不是生气,而是应该激发起自己的斗志,敢于和对方展开竞赛。这次你获胜了,下次我要通过努力超过你,和你比一比。同时家长还要告诉孩子,别的孩子获得成功了,肯定有许多优点值得你去向他学习,你要把对方的长处学到手,这样你也能不断进步,取得成功。
3、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
每个宝宝都想获得父母的全部宠爱,父母必须一贯平等地对待他们,才能使宝宝们互敬互爱,彼此和睦,这种轻松的家庭气氛,使每个宝宝感到自身的价值,减轻了来自兄弟姐妹的压力,由此,他也很少去嫉妒他们。如果一个宝宝长期受宠,那么不被宠爱的宝宝就会产生越来越强烈的嫉妒。